五年级语文教案 卢沟桥的烽

发布 2020-11-11 04:51:28 阅读 1818

1、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会圈画重点词句,帮助了解和感知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重点:圈画关键词语,感受敌我双方的表现,激发强烈的爱憎感情。

课时难点: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抓关键词语,帮助读书感悟。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一、复习。

1、出示词语,指名读。

妄图伪军控制天津同仇敌忾尸横桥头。

**号召魔爪咽喉众寡悬殊震耳欲聋。

偷偷挑衅日寇硝烟哭爹喊娘鬼哭狼嚎。

狼狈呐喊歼灭处在猝不及防如火如荼。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汇报圈画出的描写时间的词句,理清学习思路。

九一八事变后--2023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市、××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讨论:历史上卢沟桥事变又被称为七七事变,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天后事情起了怎样的变化?

2)细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

3)按2023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三个时间,分别交流圈画的词语,并说说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交流并相机板书:

2023年7月7日深夜。

敌军我军。全副武装喝问。

气势汹汹严词拒绝。

首先还击。出示:全副武装、偷偷、搜查、密集、倾泻等词语。

问: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显然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指导朗读第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第二天凌晨。

敌军我军。人仰马翻同仇敌忾。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狼狈举、冒。

出示:震耳欲聋、吼叫、疯狂。指名读,体会出日寇的残暴。

问:面对着如此残暴的敌人,我军同仇敌忾冒着炮火,你仿佛感受到我守军怎样的气概呢?(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之举、英雄之气)

指名理解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分角色朗读敌我双方举动的句子。

当天晚上。敌军我军。

抱头鼠窜悄悄。

可耻下场英勇顽强。

填空:()的日寇侵略者()的中国守军。

指导朗读。4)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听录音,加深印象。

看板书,同桌互相复述。

指名复述。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反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惨败。

三、作业设计。

、近义词。侵占()妄图()

、反义词。危急()平安()

、造句。妄图--

万籁俱寂--

、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年()月()日,它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

、课文第八自然段是(总分)关系,全段的段意可以概括为()。

、读课文,准备复述。

五年级语文教案 卢沟桥的烽

课时目标 1 精读课文第。三 四段,完整地了解卢沟桥事变这一历史事件。2 练习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课文。3 指导造句。课时重点 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 复习。1 指名说说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和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语文 卢沟桥的狮子四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 卢沟桥的狮子 四年级语文教案。1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16个生字词。2 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能用 有的。好像。练习说话。3 学会欣赏生动优美的句子。4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自然三段。重点 难点。1 了解卢沟桥的狮子有那些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2 欣赏优美...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卢沟桥的狮子 教学设计。一 揭示课题。由学生根据课下查找的资料对卢沟桥进行简要的介绍。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 卢沟桥。它始建于1189年,桥的总长265米,有241根望柱。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 栩栩如生的狮子而驰名中外。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