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习作》优质教案

发布 2020-09-24 07:27:28 阅读 3195

轻轻松松学游记。

一、教学目标:

1、以《颐和园》这篇文章为引子,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游记的具体写法。

2、以家乡的风景雷岗公园为例子,引导学生试着介绍一处景物,初步应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3、动笔介绍一处自己印象深刻的风景名胜。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祖国的的锦绣河山无限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同学们喜欢到这些地方旅游吗?(喜欢)那么如何把自己心中的一处美景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游记的写法。

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很典型的游记吗?(记得,第五单元的《颐和园》)。好,下面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例子,来学习游记是怎么写的?

1、依照课文,写法总结。

1)一学整体构思:首位呼应,移步换景。

上课的时候,陈老师曾说这篇游记的文章,骨架非常清晰。“骨架”就只指课文的提纲,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找一找文章的提纲,把它读出来。

生逐一找出来,投影展示: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下下来,就是昆明湖。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师:很好,这就是课文的骨架,现在请你们把这些句子一个一个接着读下去,我再给你们评点一下。

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师:这是游记的开头方法之一,“美丽”这个词很重要,后面所写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美丽”来写的,好,读第二个句子。

生:进了颐和园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师: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

生: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底。

师: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二个景点。请读第三个句子。

生: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大家说,这是——

生:第三个景点昆明湖。

师:作者边走边看,一路景物都在变化,然后把它一一写下来,这种写法叫——(生答:移步换景)好,我来读最后一个句子,你们说。

师: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生:这是游记的总结。

师:这是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结尾,请大家注意“美丽”一词。现在大家能感受到写游记搭架子的方法吗?

这也是我们在写文章的过程中需要学习的,老师把它小结成一句话,“一学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板书)请大家把老师小结的这种方法读一读。

2)二学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

好,我们再选个段落读一读。读“登上万寿山”这个段。

生:(读)“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意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能够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师:好,再读慢一点,把第一句再读一读。

生:(读)“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师:第一个句子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景色,那么它是不是告诉我们后面就要写景色了?(生:是)你们再看,写了哪些景色?把它的关键词圈出来。(生圈词)

师:我们来说说这个段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写的景色有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昆明湖、游船、画舫、城楼和白塔。

师:在这些景色中,作者最先看到什么,然后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哪位同学再来说?

生:最先看到的是树丛、琉璃瓦屋顶、宫墙;在昆明湖看到的是游船、画舫;再远看到的是城楼和白塔。

师:是啊,这个段实际上是分了三个层次来写的。首先,最近的是看到了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再继续往前面看就是昆明湖的湖面和游船;再继续往远看就隐隐约约看到城楼、白塔。

是不是?这种观察顺序是——

生说:从上到下,从近到远。

师:在万寿山这个景点的描写中,作者先总后分,按照一定的顺序,层次分明地给我们做了介绍,这是我们学写游记的第二招。

小结板书:二学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齐读)

3)三学语言使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

好,最后我们来感受一下文章具体的表达。大家听我来读课文,还是“登上万寿山”这个段,我是这样写的: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有树丛、琉璃瓦屋顶和宫墙。

正前面,昆明湖上,画舫在湖面滑过。向东远眺,能够望见几座城楼和白塔。刚才老师读时去掉了一写词语,你们觉得怎样?

(不好听,不好看)为什么呢?

生:因为你去掉了一些形容词和比喻句,文章就变得不生动了。

师:也就是说,使用了比喻手法,文章很形象,很有美感;使用了形容词,景色就很生动地体现在我们面前。

师:现在我们体味到把一个词写生动,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叫做形容,比如说,我们介绍一位同学,他是“小孩”,我们能够说:

生:聪明的小孩。

生:活泼、可爱的小孩。

生:帅气的小男孩。

师:你看,形容一下就好看,生动了。第二中方法是比喻,打比方,让事物的形象鲜明起来。我们介绍一位女同学,它很活泼、可爱,你们试着用一个比喻来描绘她。

生:她像一只机灵、活泼的小鸟。

生:她蹦蹦跳跳的样子,活像一只小兔子。

这里我们学到了语言表达的技巧,板书:三学语言使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

小结:你们看,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三种写游记的方法。从全文构思来看,首位尾要呼应,游览的景点要一个一个地细细写来。

在写一个具体的景点时要先总说一下,然后分层次描述。在描述过程中把简单的写的复杂一点,把枯燥的写得生动点,加上形容词,用上比喻,就把很美好的景物体现在我们面前。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方法来写写我们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仿照写法,我来介绍。

**展示)同学们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吗?(生:雷岗公园),对,雷岗公园毗邻千灯湖,这里的景色美丽如画,下面就随着陈老师一起去游览一番吧。(伴随着**,**缓缓展示雷岗公园的景色)

师:刚才的**带领我们游览了雷岗公园的什么地方?(生答:

美丽的大草坪、北翠湖、登山大道、魁星阁),好,能试着用上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一一介绍这四个景点。先在四人小组内实行交流,如何介绍大草坪的景色,开始吧。(生讨论)

真好,现在老师出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谁能按照一定顺序给我们介绍草坪的景色,注意语言要生动、具体(点名同学讲)。

老师也把这个景点写了下来,大家来评评,你觉得怎么样?

雷岗公园。开头)迎着和煦的阳光,我来到了美丽的雷岗公园。

走进雷岗公园,一块翠绿的大草坪便映入眼帘。绿色的小草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就像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大地上。你看,草坪上有的人在放风筝,有的人在踩单车,还有的人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在闲聊着什么。

不远处,只见一个小孩在踢着足球,他时而奔跑,时而带球突破,动作可灵活了。草坪的尽头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微风拂过,犹如少女在翩翩起舞。

结尾)从魁星阁下来,我不禁感叹道:雷岗公园不愧是桂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生围绕能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语言生动,比喻恰当来评论)

3、小试牛刀,执笔练写。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游记的写法,下面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选择雷岗公园另外一处景点来试着写一段话,注意,要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三个具体的方法来写,下面开始吧。

学生写一段话,老师适当选择2—3位实行点评。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游记的写法,明白一篇好的游记要做到1、首位呼应,移步换景;2、总提分说,层次分明;3、生动形容,准确比喻。

布置作业)今晚的作业,请同学们回去后把自己去过的一处优美的风景,通过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介绍给大家。明天的语文课我们再与同学实行分享和交流。期待明天品读同学们优秀的作文,下课!

三、板书设计轻轻松松学游记。

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

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

语言使用:生动形容,准确比喻。

四、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教学,本人通过引入课文《颐和园》写法的指导,列举了写游记的几个方法:1、首尾呼应,移步换景;2、总提分说,层次分明,3、生动形容,准确比喻。学生通过课文的对比学习,印象非常深刻,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上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本文的设计有点头重脚清的感觉,在实际作文指导中,关于三要素的渗透还是略显单薄,不够充分。课堂上老师做到有扶有放,但因为后段时间不足,在学生写作上略显仓促,如果时间分配能更合理,课堂会更加精彩。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感谢和安慰》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

学校 虎跳峡镇小学。内容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课题 感谢安慰 年级 四年级。教师 田嘉玉。感谢和安慰。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正确 流利的使用普通话与同学交流。2 把握说话人感谢和安慰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 清楚 明白 主动地进行感谢和安慰的表达。过程与方法目标。1 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带答案。一 看拼音,写词语。g o o zh ng zh ng t ng ru y o w y n w i z b i j n zh l n j n zu y u p n r yu n r s mi o b sh n hu c n r n b p 二 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从方法步骤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与培养目标 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互相联系 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