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发布 2020-03-24 14:47:28 阅读 8447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0.古诗两首》2课时教案设计。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

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

2)学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四、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五、借助诗境,训练说写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3.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4.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脚本。

六、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20 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作者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 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湿润(注意字型)

轻尘:尘埃(注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作者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应快

1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3.浥这个字读。

4.柳树的颜色是。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应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带答案。一 看拼音,写词语。g o o zh ng zh ng t ng ru y o w y n w i z b i j n zh l n j n zu y u p n r yu n r s mi o b sh n hu c n r n b p 二 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0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从方法步骤 诵读古诗,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与培养目标 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 两个互相联系 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在这一环节,我从背诵古诗 咏鹅 引出新课,让学生有个知识的迁移过程。3 品读课文,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在这环节中,我让学生多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让学生自己发现文章所写的白鹅的特点。能在自读中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同时让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