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发布 2020-09-18 11:12:28 阅读 5135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部编。

版。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第1自然段。

指名读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读2~4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一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

咕咚来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教师:

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全班齐读5~7自然段。

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理解“拦住”。分角色读课文。

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声中进行表演。四、板书设计0.咕咚。

木瓜害怕、逃跑笑了。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第二课时

在教学之路上,你是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课题2 走近大自然 课型新授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1 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学习目标。2 同学之间团结 协作,共同完成作品。3 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重点 1 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2 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3...

练习一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教学目标 1 写好钢笔字2 读背词语与古诗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二 学习写好钢笔字 1 师讲解 本次训练安排了三个字 次 缺 珍 这三个字右边同时有撇和捺。提问 它们怎么写呢?2 学生讨论交流。3 全班交流 当一个字右边有撇有捺时,撇要收一点,以让捺,捺要舒...

《掌声》第二课时教案一

掌声 第二课时教案。太和六小龚丽明。设计理念 落实 以生为本,主动发展 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 初探导标 自探导学 合探导疑 再探导用 的 四探四导 阅读教学模式,在自主阅读和合作 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创设教学情景 品读重点词句 加强感情朗读 运用角色体验 挖掘教材空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