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习题第一课时

发布 2020-09-14 19:38:28 阅读 6363

1、基础过关。

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陇亩倾颓猖蹶存恤。

夷越胄殆沔。

诣( )2、文学知识:

隆中对》节选自作者字是朝人,家,所著本书共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对”,是的意思。

3、通假字:

1)欲信. 大义于天下通 ,音义。

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通 ,音 ,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2、综合训练。

翻译句子:1、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3、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3、拓展应用。

阅读理解: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备由是诣亮诣太守说如此

b.欲信大义于天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将军既帝室之胄无丝竹之乱耳

d.信义著于四海皆以美于徐公。

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3、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将军岂愿见之乎。

4、 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弱为强者b.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信义著于四海

c 此用武之国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

6、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备由是诣亮b 欲信大义于天下

诣太守说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 将军既帝室之胄d. 信义著于四海

无丝竹之乱耳皆以美于徐公

7、下列加划线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d. 曹操比于袁绍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8、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参***。一、基础过关。

1、陇亩(lǒng倾颓(tu猖蹶(chāng jué) 存恤(xù)

夷越(y胄(zhòu) 殆(d沔(miǎn)

诣(y2、《三国志·蜀志》陈寿,字承祚(zuò),晋朝人,史学家,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隆中,地名,在现在湖北襄阳。对,回答、应对。

3、(1)信-伸 shen 伸张。

(2)已-以 yi 以来

4、(1)但是我的志向还不罢休,您看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2)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您想见他吗?

2、综合训练。

1、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

2、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

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3、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

三、拓展应用。

1、a 2、c 3、c 4、b 5、d 6、a 7、a

8、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 然后进取中原。(意思对即可)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隆中对第一课时

浏阳市中 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no 6 科目课题 三维 目标 含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语文隆中对第一课时。年级九班级205 授课时间。2014年9月12日。节次11知识目标 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2能力目标 文章第4段 隆中对策 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 第一课时 》教案新人教版

第23课隆中对 第一课时 课题。课型。文言文。本学期总第课时主备人。本单元第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 对 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2 朗读文言课文。3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时间。复备日期复备人。...

哲学第一课第一课时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1.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追问 a.是毫无意义的 b.不会有任何结果。c.只能由自然科学来回答 d.已经开始进入哲学思考。2.进入哲学思考的大门并不难,它要求我们 善于观察生活 保持好奇心 多问为什么 批判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远离常人觉得可笑的问题 敢于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