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 第一课时 》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9-12 16:35:52 阅读 3660

《第23课隆中对(第一课时)》

课题。课型。

文言文。本学期总第课时主备人。

本单元第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对”的有关知识,了解三国文化。2、朗读文言课文。

3、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熟读课文,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时间。复备日期复备人。

一、学习导入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刘备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理清结构。

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教师释疑。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教后记:隆中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在本单元的前面已经学习了《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后面还要学习《出师表》。考虑到这一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有利于初三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我设计了以上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效果很好。

九年级上第23课《隆中对》教案

第23课隆中对。教学目标 1 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2 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重点 1 朗读文言课文。2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教学难点 1 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2 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23 隆中对 2

23 隆中对 课中导学案。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2.学习本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导入。二 预习查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 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 民间传说 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亮形象。3 有关背景及 三国...

学年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23《隆中对》 第2课时 学案

祹宝 微微一笑很倾我。隆中对 第二课时。一 导语设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文意,这一节我们来见识一下诸葛亮是如何运筹帷幄,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的。板书课题 作者 二 新课讲解学习。教学活动。目标。自学指导一 自学内容 课文第四自然段自学方法 默读 思考自学时间 10分钟。自学要求 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