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读碑》语文导学案

发布 2020-05-28 06:49:28 阅读 5867

课题:读碑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目标:

1.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了解作者的认识过程——从外在的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不同。3.

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学习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沉而丰富的情感。2.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丰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程序。一.自主学习学习笔记【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刘成章,陕西延安人,当代作家。

202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延安歌舞团编剧,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行、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陕西省出版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享受**特殊津贴。2024年开始发表作品,202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黄土情》、《纤丽的阳光》、《刘成章散文选》、《刘成章散文集》等。

2.背景资料:作家长期生活在陕西,对延安的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当他去了一趟南泥湾,瞻仰了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听说一位烈士的亲属查找烈士的名字找了半个小时没有结果的感人事迹后,心情十分沉重,他于是产生了创作《读碑》的感想。

【课前预习】1字音认读。瞻仰()缔造()恢宏()逶逶迤迤()夯实()凝滞()弥深()怦然心动()2.词语补注。

如泣如诉:凝滞:

逶逶迤迤:急促:

3.课前思考:

说说文章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中心事件。

围绕“读碑”这个题目,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概括。

二.合作**。

1.朗读课文,作者读碑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是什么时候?

2.课文第⑴段仅一句话说说它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现,我并没有读懂”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展示交流。

1.作者那么认真地“读”碑,为什么第⑹段却说“我竟发现,我并没有读懂”?

2.根据上下文说说课文第⒀段的“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确实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这句中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重点读10-13)

3.为什么说“南泥湾的九龙泉烈士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说说理解。

4..“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中“悲壮感”、“使命感”各指什么?

四.当堂检测。

1.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错的一项是()a.逶逶迤迤(wēi)凝滞(níng)缔造(dì)b.

怦.然心动(pōng)诺.大(nuò)弥深(mí)c.沁入人心(qìn)夯实(hāng)身躯(qū)d.络绎不绝(luò)流淌(tǎng)铭刻(míng)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其时,瞻仰者络绎不绝(),如半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

它使我怦然()心动。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们的体会弥()深。

3.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体会这些句子的妙处。⑴瞻仰者络绎不绝,如闭凝滞的河水缓缓流淌;我比他们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块石头。

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读碑》湘教版

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读碑 教案。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读碑 教案 教学构想 作家刘成章的 读碑 让读者在极度的震撼中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今天幸福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用怎样的眼光去仰望这座历史的丰碑?用怎样的心情去解读这座不朽的丰碑?这篇课文为我们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1 读碑教案湘教版

1 读碑。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 理解和认识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重点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深沉而丰富的情感。2 引导学生解读更多的 丰碑 增强责任感和...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读碑》习题

1 读碑。知识隧道。一 读拼音,写词语。q n sh ch c n d z o lu y b juq n r n x n p f xi ngli npi n sh n g ng x zu k g m ng x n 二 我是组词能手。绎翩耕。译编耘。储铭 诸名 三 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