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教学设计。
伊春市乌马河区第一小学潘德双。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节课力求把这个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更多地让学生亲历多种形式的读书实践,让学生读中合作、**,读中理解、感悟,读中想象交流,读中积累内化语言,读中激起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紧抓“掌声”二字,以读、悟为主线,就是多形式地读,读词语,读句子,读文本;个人读,齐读,师生共读。
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增长知识,在读中提高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一句话,在读中成长。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获得的两次掌声的含义。
2、理解小英的心理世界。
教学准备:多**课件;
文章《掌声里的自信》每人一张。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多**课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a投影认读词语 ,b按自然段**车读课文。
2、思考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重点。
一)感受小英的变化。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小英是怎样的孩子。(板书:自卑忧郁)
2)理解“默默地”等词。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一段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英变得怎样了?学生读第五自然段。
2)师范读,生汇报感受(板书:自信开朗)
3)指导朗读。
二)领悟掌声内涵。
1、默读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的句子。
读句子,小组交流感受。抓住“犹豫”、“慢吞吞”、“眼圈红了”等词语体会小英的内心感受。
2、理解第一次掌声的内涵。
1)创设情境,思考:为什么要把这热烈、持久的掌声送给小英?(板书:热烈持久鼓励)
2)抓住“骤然”、“不知是谁带的头”、“感到”等词句。
3)读句子。
3、理解第二次掌声的内涵。
1)齐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句子。
2)透过“经久不息”这个词,感受到班上热烈激动人心的场面。(板书:经久不息赞扬)
3)读句子。
4、学习最后自然段:分角色读最后一段话。
四、总结全文,整体升华。
交流:从课文中你悟到了什么?
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2、续写小诗。
3、推荐文章。
六、作业:1、必做题:
1)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2)用实际行动给身处困境的人以鼓励和帮助。
2、选做题:
搜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附:板书设计掌声。
热烈持久经久不息。
鼓励赞扬。自卑忧郁自信开朗。
掌声》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一 课题名称 掌声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正确理解 小儿麻痹症 忧郁 文静 3个词语。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乐趣。三 教学重点 知道 小儿麻痹症 忧郁 ...
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课题教学环节。21 掌声 备课日期12月12日。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2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 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引导学生整体...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抓住词语理解句子,抓住句子体会感情。3 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 紧扣掌声入新课。1 送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