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一课时 教案湘教版

发布 2024-03-03 23:30:08 阅读 9235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地形的特征及相应的“世界之最”。

3、熟悉海底地形。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合作、**。

教学准备。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地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你认为我们这里的地形如何?根据自己的见识说说你对**的地形感兴趣?原因是什么?

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世界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二、课前热身。

请同学们看地图册上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分别什么地形吗?

明确:陆地地形虽有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有五种,它们分别是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

三、合作**。

1、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外貌作初步的描述。

2)学生自学教材p27-29。

2、四边互动。

互动1:出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要求学生讨论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

明确:海拔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a点海拔500米,b点海拔1500米,c点海拔-500米。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如果示a、b两点的相对高度(1500-500=1000米)。

强调:前者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后者是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互动2:出示相应**,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课堂活动将全班学生分五大组,并将每大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地形名称,然后展开“自述”,要求全面细致地说出自己的特征,最后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明确:通过列表比较,准确辨别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自述活动让学生熟悉各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共同点。

平原低(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地面起伏小。

高原较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山地较高(500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地面崎岖不平。

丘陵较低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互动3:(1)结合查阅图2-45,思考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

明确: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2)这两大地带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山脉呢?

明确: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第二大山脉带主要是东西方向延伸,由喜玛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著名山脉组成。

互动4: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课外知识,分组讨论,查阅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明确: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中国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

互动5:了解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后,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模样吗?

明确:(1)海底地形中的大陆架是开发海洋资源最重要的地带。

2)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

3)大洋中脊火山活动比较剧烈。

三、达标反馈。

1、填空。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进距离,叫做(海拔)。地球表面最高的地方——珠穆朗峰,海拔8848米;最低的地方——死海,湖面为-400米。

那么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相对高度是(9248)。

2)已知某一山坡上甲地比乙地高40米,乙地的海拔为80米,那么甲地海拔高度是(120)米。

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叫(平原)。

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叫做(大陆架)。

2、读图题(图略)

1)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海拔:甲(1500)米,乙(550)米,丙(0)米。

2)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950)米,乙、丙两地相对高度是(550)米。

五、学习小结。

指名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世界地形。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二、陆地地形。

三、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

第三节中国地形 第一课时

一 主要地形区。1 主要山脉 1 东西走向。北 山 阴山 中 昆仑山 岭 南 岭。注意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其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2 东北 西南走向。西 大兴安岭 山 山 雪峰山 中 长白山 武夷山 东 山脉。3 西北 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等。4 弧形山...

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在地图上认识图例和注记 2.知道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3.知道等高线的概念,了解等高线的性质 4.知道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 5.学会判读地形图,能够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各种地形。学习重点 1 知道等高线的概念,了解等高线的性质 2 知道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 3 学会判读地形图,能够通过...

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主备人 审核人 目标定位 1 通过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2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课前预习诊断 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周期以及角速度 线速度的变化都是怎样的?1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 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