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水资源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4-03-03 23:15:08 阅读 476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过程,认识到地球上的水是不断运动的,其运动是有规律的。知道水资源的数量及存在形式。

理解淡水资源的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学生自学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淡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l.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教学难点。1.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2.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教学过程:1.水是宝贵的资源。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

教材第75页图3.16和第76页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水资源之所以越来越宝贵的原因。

2.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教材中利用文字说明和“活动” 课文展示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主要方面:一为“水资源短缺”,二为“时空分布不均”。课文叙述方面基本依照“提出问题──**材料补充说明──治理对策──学生活动”的体例,其知识脉络见本文“结构分析”。

活动课文”内容拓展性较强,一类为“温故知新”,例如联系气候、河流知识,解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二类为材料分析,例如第76页活动2;三类为联系实际,例如第80页活动2和3。

建议在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与知识讲授割裂开来,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推进课程,由学生讨论得出我国水资源问题所在,分析其影响,研究最佳治理方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理解淡水资源的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重要责任。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习各种节约用水的知识,学会节约用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l.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3.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教学难点。1.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2.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的紧迫感与责任感。

教学过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在本课每个教学内容中都涉及或渗透着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思想,之所以在课文中以专题形式提出,是为了强调节约、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途径。

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固然可有效地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这段课文集中而明确地阐明和宣传了节水的重要性,又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实践性很强的学生活动。

例如讨论水费涨价的影响,开展“用水调查”,制定家庭节水计划等。这些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学以致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活动中特别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项目,可谓考虑周密。

在活动中注意指导,精心安排,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精神、合作能力及环保意识,达到良好的“知-情-意-行”的综合教育效果。

可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更有特色的水资源环保活动。

第三节水 第一课时

第三节水分子的变化复习学案。复习目标 1.了解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及其发生的现象2.知道正负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3.初步学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4.学会判断分解反应。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电解水的微观实质分析,初步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 基础回顾。1 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2...

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主备人 审核人 目标定位 1 通过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2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课前预习诊断 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周期以及角速度 线速度的变化都是怎样的?1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 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 ...

第三节河流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节河流。教学目标 1 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 内流河的分布特征。2 从河流流量 水位 汛期 冰期 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 黄河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