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摩擦力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3 22:50:08 阅读 1796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摩擦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

1 力的三要素是2 二力平衡条件是。

二)阅读教材p23-24,我知道。

1.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滑行,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止,是主要是自行车受到地面对它的缘故。

2.两个 __的物体,当它们 _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二。合作**。

1.**。一、什么是摩擦力。

1)学生体验:手用力推或者拉桌子你有什么感觉?用手压在桌子上向前推或者向后拉你有什么感觉?

2)小组讨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两物体___且2)接触面3)物体要做。

2.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 体验:

1)在同一地面,拖动空桌子和拖动装满书的桌子。我的体会是拖动桌子费力些。

2)同一桌子,在光滑的地面拖动和在粗糙的地面拖动。我的体会是在地面,拖动桌子费力些。

2)由上面的两个体验,我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3.小组实验:

如图8.4-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

有关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有关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三.牛刀小试。

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b、静止的物体一定受摩力作用

c、两个相互挤压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d、两个相互挤压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产生。

2.用6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增大为12n时,此时水平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将变为( )

a.6n b.12n c.18n d.无法确定。

四、知识小结。

通过认真学习,我知道:

1叫摩擦力。

2.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

达标检测。1.关于摩擦力,下列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都可能受到摩擦力。

b.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摩擦力,在做变速运动时才受到摩擦力。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无直接联系。

d.甲物体受到乙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则乙物体也同时受到甲物体对它的摩擦力。

2.如图8.4—2所示,当我们用水平力f将物体a压在竖直墙上时,物体a静止不动,此时物体受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压力f和墙壁对物体a的水平向右的支持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和力。

3.质量为2kg的木块受5n的拉力在水平桌面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若木块运动速度为2m/s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若木块受到的拉力增大为10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4.用图8.4—3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5.如图8.4-4所示,表面粗糙情况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水平面作用于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在图甲、乙两种情况中(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6.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8.4-5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

力作用下做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相等/不等)。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

第三次:把木块放在铺上毛巾的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记下相应的示数。

1)请你帮助他填全**内的数据;

2)比较第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3)比较第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7. 如图8.4-6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要做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n,在木块上加一块重物,仍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学习反思。

第三节第一课时

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主备人 审核人 目标定位 1 通过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分析说明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2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成因和运动规律。课前预习诊断 1 地球自转的方向 周期以及角速度 线速度的变化都是怎样的?1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2 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 ...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2 了解印度的人口增长状况以及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 社会带来的问题。3 知道印度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文字 数据 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成因的...

第三节印度 第一课时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印度 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 教材分析。印度 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本节内容以环境 资源 人类活动为线索,全面阐述人地关系。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和经济的影响。全节内容拟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二 课程目标。1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