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找骆驼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4-02-29 13:30:05 阅读 9830

16 找骆驼

1教材分析

课文是根据阿拉伯的一个民间故事进行改编的,讲了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但是他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经过、结果十分清楚。在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培养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通过低学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通过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含义,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他们还未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的习惯,常以主观的想法来解决问题。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主题,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4重点难点

认真揣摩老人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点的过程,学习老人善于观察认真分析的好品质。

5教学准备课件。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课前谈话

大家好!生:我发现重重按的手印深,轻轻按的手印浅。

师:你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分析。橡皮泥就送给你作为咱们友谊的见证了。

【设计意图】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课前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帮老师解决困难,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课学习做了铺垫。

活动2【导入】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16课《找骆驼》﹝板:16*找骆驼﹞

2.齐读课题。个别读,齐读。

3.自主质疑。骆驼,号称沙漠之舟,是沙漠里的人们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和伙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活动3【讲授】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阅读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靠我们自己把文章读懂。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来看大屏幕。谁来读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意思。(3)思考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新词。看到很多同学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大组**车读,齐读。

4.概括故事大意。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是围绕着商人、老人、骆驼来写的,注意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故事的起因、讲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抓住“读”来展开,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读通,其次才是读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活动4【活动】合作**,解决疑难

1.过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位智慧的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骆驼的,来看大屏幕吧!谁来读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课文,想想老人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这些特点的?

找出相关句子画上记号,合作完成**。(2)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解决。

2.合作学习,明确要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决定成立骆驼搜寻队,老师任队长,四人学习小组为小分队,选出小队长,在文中找到答案画上记号,再分工合作,以一人说,一人写,一人汇报的形式用简洁的语言完成**。

看哪一队完成得又好又快。这样的小队将获得“最佳小分队”的荣誉称号。

3.生合作学习完成**,师巡视。

老人看到的推测到骆驼的特点。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左驮蜜右驼米。

树叶上的牙齿印缺了一颗牙齿。

4.生汇报一,动作表演“跛”。“跛”就是左脚不得力了,全身的重量几乎都压在右脚上,回忆课前我们做过的捏橡皮泥游戏,所以脚印会右深左浅。

5.生汇报二。老人看到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推测到骆驼的特点是左驮蜜右驼米。

6.生汇报三。课件出示一片完整的树叶与骆驼咬过的树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这是一只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的树叶。

7.师小结。小分队顺利完成了任务,把红旗奖给你们。这几个小组分工明确,任务完成得又好又快,也得到奖励。

8.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具体生动、可供联想的背景。

让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体现略读课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精髓;让学生进行因果关系的说话训练,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使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和谐共振。

活动5【活动】细读课文,创新表演

1.过渡:同学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言更是心灵的一面明镜。所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出示对话)

2.同桌之间试读。

3.师生分角色表演(配动画演示)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品读“是的,不错,对极了”。商人感情有变化吗?(有,越来越高兴了,他想老人一定知道骆驼的下落。

)尤其说“对极了”时,商人高兴得像?用打比方的句子说说。(像喝了蜜一样甜。

像飞上了天堂。像打了胜仗一样高兴。)如果你是商人,你会想?

(老人家一定知道骆驼的下落。骆驼,我找得你好苦啊,终于要见到你了!)骆驼的确是商人的伙伴,感情深哪!

正当商人欣喜若狂时,老人却说“那我可不知道”,这就好像?(好像把他从天堂摔倒了地狱。好像晴天霹雳。

我还发现他先称呼老人家为“您”,后来生气了,就改为“你”了。)从称呼老人家“您”变成“你”,商人怎么想的?(一定是他偷了我的骆驼。

老人家,你就别戏弄我了,快把骆驼还给我吧!)

(2)品读“愤愤”。所以他变得愤愤的,什么叫愤愤,用语言或动作来表现一下。(很生气,气得好像头要**了。

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想想你平时生气的情景,谁来演演?把这种“愤愤”的感情表现出来。

(生演)怒气冲天啊!其实愤怒不一定非要高声喊叫,用表情、动作也可以表现,如:红着脸,气得双手握拳,浑身发抖,语速可以稍慢,有力量。

谁再来试试?(生演)看来,他把自己真当成了商人,走进了商人的内心世界,演得活灵活现。

5.同桌分角色再次表演。

6.理解“不紧不慢”。商人气得是六月天反穿皮袄——里外发火,可老人家却不紧不慢。什么叫不紧不慢?(不急不慢。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你用了近义词解释,好办法。

7.老人不紧不慢地解释了他之所以了解骆驼的原因,并指点商人要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结果怎样?出示句子, 齐读。

8.理解果然。什么叫果然?(果真,的确,真的,确实)。

9.引导学生质疑,随即解决简单问题,留下重点问题再次深入**。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善于提出问题就是你善于思考的重要表现。

预设一:为什么老人不要商人顺着米和蜜去找,而要顺着脚印找?

预设二:走失的骆驼要顺着脚印去找,为什么?

10.情境模拟,解决疑难。问得好,老师就带大家来趟神奇的沙漠之旅吧!

大家好!我是小阿凡提的爷爷老阿凡提,欢迎来沙漠做客!跟我走吧!

大家回头看看你自己身后,发现了什么?﹙脚印﹚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吗?(这说明在沙地上行走会一直留下脚印,骆驼也会留下脚印,顺着脚印就能找到骆驼。

)你能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得上小阿凡提了!

11.想象说话,训练思维。同学们,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失而复得,你是商人,找到骆驼后会对老人家说什么?我就是老人,跟我说说吧!

预设一:老人家,瞧我这臭脾气,做事太鲁莽了,真对不住您!

预设二:老人家,我以后一定要向您一样仔细观察、善于思考!

预设三:老人家,真对不住啊,我刚才误会您了!以后我遇事要冷静些,多观察、多思考,您能原谅我吗?这袋米和蜜就送给您吧!

12.交流学习收获。沙漠之旅结束了,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骆驼。你有什么收获?(我要像老人一样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板书观察思考发现)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文字的内涵,去咀嚼﹑体验文字的滋味,此环节让学生融入情境,模拟对话,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受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触摸文本的意蕴,真正做到入情入境。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过渡:观察、思考、发现,是智慧的沙漠老人交给我们的三样法宝,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三样法宝,一起来协助警察局长破个案吧。

2.偷发电机的人到底是不是跛脚的青年呢?说说你的理由。3.生谈看法。

4.师小结:对,即使脚印不能充分说明发电机是跛脚青年偷的,那么这个细节就叫“做贼心虚|、不打自招”。所以,发电机很有可能就是跛脚青年偷的。

找骆驼 第一课时

恩施思源实验学校导学设计。学科课题。语文。班级302授课教师。周兵。找骆驼第一课时。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感悟 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的学习目标。道理。重难点教学 通过学习,感悟 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的道理。ppt课件。导学过程...

16《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教案

读 看来,你已经尝到了读的甜头 划 不动笔墨不读书 讨论 人多智慧多。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10自然段,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合作商量,甚至可以跨越小组进行讨论。3 学生自学讨论。4 交流,反馈。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随机出示 看见脚印右深左浅。又看见路左有蜜右有米。还看见树叶留...

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年月日。课题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找规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 列举 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 使学生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