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课型:概念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自然对数与常用对数的概。
念,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与指数的互换,能求一些对数的值。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用联系、比较的。
观点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对数的发。
现,体会对数的意义,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数的概念。
2)难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换。教学过程:
问题1】大家知道,近百年来,**灾害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强悍的**灾害,人类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克里特就制定了一种表明**能量大小的尺度,即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m,计算公式为mloga
loga010
其中,a是被测地。
震的最大振幅,a0是标准**的振幅。同学们对这个计算公式是否有所了解呢?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对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2】可能大多数同学都对它比较陌生,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
习的内容:对数。首先请同学们看看这样一个问题:从上一节课例8,我们知道,我国人口数量y(亿)与时间x(年)具有关系式y
x从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算出任意一个年头的人口总数。但是,如果我想知道哪一年的人口达到18亿、20亿、30亿,又该如何解决呢?【设计意图】打破学生知识结构的平衡,造成认知缺口,提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3】大家都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下面在我们把问题转化一下。假设y=18,20,30,把它们分别代入关系式y
x可以得到哪三个。
式子?把得到的式子写成指数函数的形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
问题4】从指数函数的角度观察上面三个式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设计意图】引出导数的概念。(在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对数的写法和读法,对数与指数是可以互换的。)
问题5]我们注意到,ax=n中的a满足a>0且a≠1,因此,log中也要。na
求a>0且a≠1。那么log中的n能够取哪些数呢?
na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指数函数的性质出发,分析真数n的取值范围,并且得到结论: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在此,教师向学生介绍两种特殊的对数: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问题6】请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41=4,31=3,30=1,40=1。【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log【问题7】例1、例2的讲解。aa
1,log1a
0(a0且a1)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转化,如何求对数中的各个变量。
问题8】请同学们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内容?有什么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学习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在此,可以向学生展示下面的**,加深学生对指数式和对数式的理解。)指数式对数式。
式子ax=nxlogn
aa底数。
底数。x指数对数值。
n指数值真数。
其中a>0且a≠1,n>0
布置作业。
1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一 一 提出问题。思考 p62思考题 中,哪一年的人口数要达到10亿 20亿 30亿 该如何解决?即 在个式子中,分别等于多少?象上面的式子,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对数。二 对数的概念。一般地,若那么数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叫做...
2 2 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对数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对数 苏佩妍 20072201342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必修1 人教a版 第二章第2节第一课时。在知识结构上,已经学习了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指数函数,本节课为另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对数函数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一课时 授课人 郭淑仪授课班级 高一时间 9月日。一 教材分析。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2 能够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3 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认识对数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 2 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