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马说》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3 00:30:03 阅读 1645

主备人:王志明。

授课人:王志明。

授课班级及时间:初二初二(8)3.9

教学目标 :

1、通读课文,翻译课文。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准备: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试着分析文章的结构。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积累字词翻译课文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1、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荐。他对春申君说:

“您听说过千里马吗?有一匹千里马,已过拉车年龄。有一天,它拉着盐车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盖弯屈,尾巴下垂,**溃烂,汗水四溅,它实在拉不动了。

这时伯乐遇上了它,爱怜地抚摸它,为它哭泣,脱下衣服盖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马俯身喷气,仰头嘶鸣,声音直冲云霄。这是为什么呢?

就因为它看到伯乐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经很久了,难道您就不想举荐我,让我像千里马一样,为您仰天嘶鸣吗?”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马因遇到伯乐而焕发了青春。现在,我们一块儿来学习韩愈的《马说》,它将告诉我们,伯乐对于千里马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板书课题)

2、 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

可叙述,可描写,可说明,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

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三、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虽是议**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1、听读课文

一).注意读准字音。

二).注意划分节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注意语气语调。

2、学生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先正音释词,再自由朗读)。

正音正字:只(zh骈(pián) 食(sì)马者其真无马邪(yé)

祗zhǐ槽枥cáolì 尽粟一石shí①古代容量单位,一石合十斗;

古代重量单位,一石合一百二十斤。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最好能集体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得到训练。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读出语气(找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

1、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痛惜之情。

2、千里马的遭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慨诘问。

3、食马者的言行(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讽刺嘲笑

四、疏通文意 。

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梳理课文。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然后翻译,翻译采用分组“**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

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完成后,教师评价,再读课文。

1)可能遇到的字词障碍:

马之千里者(马中能日行千里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马也(是,这也,表判断)

才美(才华和美好的素质)

鸣之(之,语助词,延长音节同《狼》久之)

2)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辱:受屈辱。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的食器,枥:马棚。槽枥:马厩。

4、不以千里称也:不因为是千里马而著称。以,凭借。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à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石,十斗为石。

7、食: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见,同“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要。等:相当。不可得:不可能。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不译**接)。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哀叹,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3)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古今异义。

是古义:这。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5)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饲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

(6)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列。

称——著称。

《马说》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堂检测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 食 字注音并释义。一食或尽粟一石。音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音义。食不饱,力不足。音义。食之不能尽其材。音义。2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含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含义。才美不外见通含义。食之不能尽其材通含义。3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Nicetomeetyou》第一课时说课稿

unit10 nice to meet you 第一课时说课稿。徐洋。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1b当中unit3 教学,课型为新授课。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通过集体 个人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进行语言操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

4课第一课时

课时总编号 教材第 单元第4课面对欺负和威胁第 1 课时。教1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学2 面对欺负和威胁要敢于倾诉和举报,要向有关部门求助,避免无情要的心灵伤害。求教学日期月日星期课前准备。文字幻灯片。教学过程。一 被人欺负怎么办?过渡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说的是一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