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狼(第一课时)
_七_ 年级 __班学科 __语文__ 课型讲授主备人 _耿沛芳
学生姓名日期___2017.12.14 __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停顿;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自己的不懂之处。
3、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4、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下来。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导与学过程】
1、课前预习。
1、关于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称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关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491篇。“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
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二、学习新课。
1)情境导入。
**《聊斋》主题曲,导入。
2)合作**。
积累词语】1、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 )眈( )瞑( )寐( )
黠( )倚( )缀( )尻( )
2、解释下列词语:
窘眈眈瞑。寐( )黠( )倚。
3、解释下列时间词语:
晚( )少时( )久之( )顷刻( )
朗读课文】自由朗读注意注读音、节奏、停顿。
复述故事】有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梗概,整体感知。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段):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
第二层(2-3段):故事的发展,写屠户之后。
第三层:(4段),故事的高潮,写屠户“ ”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第5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3)点拨总结。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揭露了 ,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 。
全文二百来字,生动地描写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言简意赅。**以屠夫的为主线,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生动地刻画了狼的狡猾。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4、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把下列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现代词语:
惧恐径去。蔽悟增尻。
股诱。2、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 )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 )
意将隧入(名词作动词: )
又数刀毙之(使动词。
亦毙之(使动词。
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
顾:顾野有麦场。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敌: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意:意暇甚( )
意将隧入( )
前:狼不敢前。
犬坐于前( )
去:一狼径去。
西蜀之去南海( )
止:一狼得骨止。
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
故:并驱如故。
问其故。其: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之:久之。两狼之并驱如故。
复投之亦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5、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积累运用。
学后反思】
《狼》第一课时
主备人 段淑珍辅备人 学生姓名 第周第课时编号 第四课时。一 新课导入。背诵课文,导入新课。二 自学指导 合作与 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遇狼 故事的开端 惧狼 故事的发展 避狼 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杀狼 故...
《狼》教案第一课时
狼 蒲松龄。授课教师 关明科。教学设想 狼 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淡化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繁琐分析,运用多 等动态的导入新授课。通过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熟悉课文并帮助理解文意。让学生借助 资源或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自读理解 疏通文义。在此,教...
《狼》教案第一课时
课题 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及其 聊斋志异 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积累文言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学难点 掌握重要实词虚词,积累文言词汇。课时安排 共2课时本节为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 前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