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社戏》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3-11-11 07:55:06 阅读 1134

10社戏。

创意说明: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作者调动各种感官,从言行写到内心,用比喻、比拟等方法描述了“我”一次看社戏的经历,营造了一种清新、淡雅、快乐、温馨的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农村自由天地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我”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自由恬静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课文语言优美,蕴含丰富,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必须要精心地引导才能有所感悟和理解。

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体验,或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都必须要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中实现,这是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前提。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让学生看、听、读、说、写等实践活动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个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整体把握、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向上、永葆童心的情操。【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品析人物品质、体味景物描写的好处,把握文章主题。

2.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同读同品。

3.感受畅谈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通过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教法学法:**、合作、讨论的方法。

教学资源:教参、**、学生课前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教学手段:多**。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咱们的旅行是到农村去看戏,请翻开书第86页《社戏》。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相关资料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外婆家在农村,少年鲁迅常随母亲探省,所以能和农民及孩子亲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社戏》就是一篇,这是作者41岁时写的反映童年生活的一篇**,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提炼。。

**是一种虚构的作品,但它却有生活的真实性,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三、散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粗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散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完成字词的积累。(1)正音正字。

归)省xǐng行(辈)háng惮dàn絮xù怠dài

撺掇cuānduo凫fú潺chán蕴藻yùnzǎo眷juàn

舀yǎo踱duó蹿cuān(旺)相xiàng撮cuō楫jí

2)积累词语。

早出晚归装模装样不识好歹。

2、学生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出主要内容: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在平桥村我度过了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四、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圈划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理清文章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

1)结构层次。

文章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情?

明确:**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前后还写了一些活动:

开头,写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结尾,写六一公公送豆。看社戏戏前波折(开端)夏夜行船(发展)船头看戏(发展)月夜归航(高潮、结局)

小组讨论:作者以“社戏”为线索,贯穿全文,那么是按怎样的思路构思全文呢?试找出相关段落。明确:第一部分(1—4),盼看社戏。

第二部分(5—30),去看社戏。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31—40),怀念社戏。

2)教学小结。

五、作业:1、巩固生字词。反复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阅读鲁迅的作品。

10社戏第一课时编号

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2 能力目标 学习本篇叙事有详有略和生动描写农家少年形象,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3 情感目标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 好客能干和 我 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学习过程。一 作者作品简介。鲁迅,原名周树...

社戏第一课时教案

自主高效课堂备课教案。学科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理清故事情节,能够划分课文的层次。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人。时间。2014年4月。16 社戏。1 识记作者及其相关知识。2 掌握课文后列举的重点词语。3 理清故事情节,能够划分课文的层次。教学 预习内容。多 课时。1课时。了解作者 简单了解 社戏 自读...

社戏 第一课时 教案

16 社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2 学习 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学习重难点 学习 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学习过程 一 导入 5分钟 1 请多名学生说出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不作阐发,意在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2 教师语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