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05:35:05 阅读 6585

[课题]社戏(鲁迅)[课型]新授﹒讲读[备课时间]2017.09.04

学情分析]《社戏》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儿童的故事,里面涉及到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与初二年龄段的孩子相仿,因此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在学习上,为了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可以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但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对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腻的人物刻画不会很在意。也由于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对写作背景不熟悉,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应该精讲、少讲,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

有些问题需要在老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小组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疑难问题,从而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材分析]本文描写了幼时看戏的一段往事,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学习本文主,要学生揣摩精彩细腻的心理描写、流畅自然的语言表达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同时,要明确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化艺术”。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本文景物描写作用;学习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快速阅读;学会赏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学会通过具体的描写分析人物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童年友谊是最珍贵的情感,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方法]

重点:1、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叙事详略的写法。2、体会**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难点: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处理方法:

1、“学而不思则罔”,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思考中去理解内涵,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

2、文章较长,教师应合理安排学习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师点拨阅读、对话交流、合作**法[教学准备]

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上网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这种乡村戏剧的文字及**。3、师制作课件。[设计思路]

1、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要开展思维,要体会、理解、感悟、思考,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势必由老师来包办代替,也势必导致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结果。

因此,设计中,让学生多次阅读课文,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

2、课文教学重在培养能力,掌握读书的方法。本课设计“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阅读方法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从课内走向课外。[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教学的思维轨道上来。)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中篇**《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

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3)正音。归)省:xǐng行辈:

háng惮:dàn絮叨:xùdāo怠(慢):

dài撺掇:cuānduō凫(水):fú潺潺:

chán(歌)吹:chūi蕴藻:yùn zǎo(家)眷:

juàn漂渺:piāo miǎo纠葛:jiūgé

4)补充注释。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2)日里: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

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

(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一)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l.

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可适当提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三、合作**,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讨论明确:“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这是还未当家的已嫁女儿的一般情况;“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母亲的情况不同于上述的已嫁女儿,“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

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也可能少,“我”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村中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小村庄)

讨论明确: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

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民风淳朴。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讨论明确:“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钓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更会甜在心里。“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

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

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

“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乐趣极浓,戏应更有趣吸引读者看下去)

讨论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

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总结存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

1)“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2)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3)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2、体验拓展:小组凑在一起说说自己与伙伴的有趣经历。

五、作业设计及设计意图。

必做:巩固字词《伴你学》自主学习部分。

字词永远是基础。只动嘴不用手永远掌握不准确不牢固。)

选作:熟读课文第二部分,尤其是写景段落,并体会其妙处。

对文本唯有熟悉,才能理解。要读出学生自己的体验来。)【设计板书】

不分行辈平等游戏。

乐土——平桥村钓虾吃虾放牛被嘲受优待免念书第一盼望赵庄看戏。

课后反思】本文篇幅较长,朗读课文很费了一段时间。所以第一个课时以介绍本文写作背景、梳理文章的字词为主要内容,同时给部分没有看完文章的同学留出一定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这个课时进展得十分顺利,特别是在讲解字词的时候,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积累,不仅有提出问题的,更有解答问题的。

《社戏》第一课时

社戏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掌握生字 新词。2 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3 第一部分 平桥乐土 的内容和作用。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梳理故事情节。学习难点 第一部分 平桥乐土 的内容和作用。文本引读。1 作家作品。鲁迅 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主...

《社戏》第一课时

初中语文组初一通案 新授课 执教人使用时间2011 4 课时安排主备人。2课时苏亚飞。课时序号。课题。学。习目标。社戏 第一课时。1 通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 多角度分析课文,概括课文中心思想。3 体会伙伴间的友爱之情和淳朴的乡情 乡俗。学习重难点过学程习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多角度...

社戏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第16课社戏 第一课时 主讲人 周声全。参与人员 余寿平曹双剑章学昭龚东燕鲍乔。授课时间 2012 4 10 授课班级 七年级 8 班。学习目标 1 初读课文了解生字词,了解作者。2 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 鲜明 主动的特点。3 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学习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