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雾凇》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3-11-11 07:25:06 阅读 3180

《雾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体会雾凇的壮美,通过串联法简单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受雾凇的壮美,通过串联法简单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能通过串联法简单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教学准备:多**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

1.同学们,隆冬季节,万物萧条,走进东北吉林,在松花江畔,有一道神奇美丽的风景线,那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2.

板书课题,学生跟写。(提示“凇”的偏旁)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雾凇!

雾凇!”二、初读课文。

过渡: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是否有产生什么疑惑?(什么是雾凇?

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不如同学们自己去文中找找答案吧。请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要求标好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句子就多读几遍。

出示自读要求。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是不是都会读了。

一)出示第一组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1.指读3个,齐读。读得很好,其实这些词语都是在讲什么?(雾凇)那雾凇究竟是什么呢?

出示句子: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美丽动人。)个读,发现了吗?雾凇其实就是什么?(霜花)而且是凝结在什么地方的霜花?(树枝)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对雾凇的认识比较模糊陌生,选择原文中的词语“霜花”对雾凇作一个定义,配合下文的**,雾凇的形象会更加清晰。)2.理解词义,学生谈认识。

我们说,理解一个词语,会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理解它的?(意思)(出示**)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明确:较难解释:“晶莹”,在字典中它的意思是“光亮、透明,具有光泽”,在这里用来形容雾凇雾凇霜色洁白,在阳光下,晶莹美丽。

)3.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吉林雾凇漂亮吗?

那假如松花江畔,十里。

长堤上缀满了雾凇呢?(出示**)说说你此时的感觉。(十分壮观、美丽)如此大范围的雾凇真叫人惊奇。课文中也有一句话说出了你们此时的感受(出示原文“这就是闻名全国……”个读。

4.雾凇亮闪闪的,洁白晶莹,确实十分美丽,那什么叫作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出示**)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指导朗读。5.小结:

刚刚我们通过借助**的方法理解了“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千姿百态”“琼枝玉树”这些词语的意思,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作“看图识义”。(板书)谁想来读一读千姿百态、琼枝玉树般的雾凇?大自然真是神奇,一夜之间,梨花开满枝头,好像走进了冬天里的春天。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当年、淹没、模糊、情不自禁。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都是多音字)谁想来挑战一下。

2.你是如何理解这边的“当年”的?

明确:“当”有两种读音,都可以组“当年”这个词语,但是因为两种读音代表的意思不一样,所以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也不一样。(1)出示例句:

当年,工厂还没建好,我还没有出生。2024年,工厂建成了,当年,我出生了。(2)自己读,你能不能根据句意,区分这边的“当”怎么读。

3)交流明确:第一声:表示之前的某一年,时间不确定。

第四声:就在那一年,本年,时间大体上是确定的。齐读例句。

4)读好“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当年:松花江畔霜花结成的那一年,读第四声。范读长句,生跟读。

5)齐读第二组词语。小结:遇到多音字,我们可以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它的读音。(板书:据义定音)

设计意图:本文有很多精彩的四字词语供同学们积累学习,同时,易混淆的多音字也比较多,因此,本课初读课文从两组词语入手,介绍了两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句段的朗读。)三、再读课文。

过渡:解决了生字生词这两只拦路虎,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朗读过程中一定会对吉林雾凇有更多的认识。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读完以后,思考一下,三个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雾凇的哪几个方面?

1.交流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第一自然段主要在讲什么?(样子)那雾凇是什么样子的呢?(1)(洁白晶莹,颜色美)个读,领读。

2)(缀满,十里长堤,数量多)个读,齐读。铺满了十里长堤的雾凇洁白高雅,在阳光照耀下美丽异常,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特美丽2.交流第二自然段。

过渡:第一自然段在介绍雾凇的奇丽,那么第二第三自然段又在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接下来两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1)假如让你直接说出第二自然的主要内容,你能说清楚吗?(比较难)

2)请同学们数数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在书上用“、、标出来。

3)第二段最长,说明第二段最?(重要)那这这八句话都在讲什么呢?每人说一句,好不好?

回答的时候啊为了让其他同学听得更清楚,所以在回答之前先把你要讲的句子大声读一遍,能不能做到?(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

明确:第1句:形成条件:饱和的水汽、遇冷、树枝;第2-3句:江上起雾;第4-6句:雾笼江树;第7-8句:雾结成霜。

小结:其实,第2-8句就是在告诉我们?(板书:形成原因、过程)

齐读。这种逐句理解句意,然后连接起来概括段意的方法,我们就叫作:串联法。(板书)

是的,概括一段话我们可以通过串联句意,那么概括一整篇文章,我们也可以通过串联?(段意来达到)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普说明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了比较实用、学生比较容易上手的“串联法”来疏通第二段,为第二课时详细教学雾凇形成过程和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打下基础。)3.

交流第三段。

1)经过一整晚的复杂变化,雾凇缀满了枝头。清早,人们漫步松花江畔,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里观赏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如游仙境,便情不自禁赞叹?(忽如……)男生读、女生读。

真的是梨花开放吗?(雾凇)

2)介绍诗句。(岑参、寒冷、大雪纷飞好似梨花开放……)3)本文第三段主要讲什么?(板书:

感受)齐读最后一段话。4.同学们,学到这里,一开始关于雾凇的两个问题,你们解决了吗?

下节课啊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吉林寒江雪柳、玉树琼花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凝结过程。接下来,我们学写两个字。

设计意图:以学生**问题为开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结尾,头尾照应,同时回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课堂描红。

1.学写“雾凇”这个词语。观察两个字在方格中的写法,生交流汇报。2.师范写,生描摹反馈。

设计意图:学生以往是学习如何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开始学习如何在方格中学写词语了,选择文章主要描写对象“雾凇”作为材料,临写生字,呼应开头。)五、作业布置。

1.将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简单地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听。2.

课后继续搜集雾凇的相关资料,体会吉林雾凇的独特地位。(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雾凇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同时,吉林雾凇是北方雾凇景色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处,这篇科普说明文选择吉林雾凇作为切入点,展现了说明文选择事例的慎重,布置搜集资料的作业可以为第二课时作更多的铺垫。)六、板书设计。

奇特美丽23.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感受。看图识义据义定音。

设计意图:第一栏是课文题目,第二栏是课文三个自然段、也是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第三栏是理解课文内容方法的归类。)七、教学反思。

雾凇》的文体存在争议,到底是写景文还是说明文?通过多次朗读全文,我比较认同说明文这种说法。当它的语言不仅准确生动,而且变得清新明快时,就成就了《雾凇》这篇语言优美的说明文,它应该有更大的文体教学价值。

因为这篇课文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内容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于是我选择较实用、学生易上手的“串联法”作为立足点,化整为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希望学生能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学习课文,掌握串联法。

教学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本课的教学容量比较大,实践下来,时间有点把握不准,在词语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可以多做一些改进。同时,句段的朗读中,有一定的重复,可以再次精简。

这次第一课时的教学不禁让我思考:小学语文中年级第一课时到底应该教什么内容?内容的选择是否有一些比较清晰的界线原则?

我想我还需要更多的修炼。

23雾凇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执教人 裕安区狮子岗乡杨店小学王立平。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步感受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感受雾凇的美。教学准备 多 课件,预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 谈...

雾凇第一课时

诵读展示课。23 雾凇。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欣赏清新自然的语言文字,在诵读中积累语言。体会文章的用词精妙,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词句来描写雾凇的。3.反复诵读 美读,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而体会到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了解...

雾凇第一课时

雾凇。第一课时。一 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样的景象能称为奇观吗?奇观是指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出示中国地图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从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到北端的漠河,从东边的洞庭湖到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处处都有鬼斧神功造就的自然奇观。其中以云南石林 桂林山水 长江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