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3-11-11 00:25:02 阅读 4011

迟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迟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七个主题单元“面对错误”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

语言朴实、耐人寻味,文章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出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严厉而深沉的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学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初步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大对数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默读、速度、浏览课文,在预习中能够自主理解生字和词语。

学会抓住课文的中心段、中心句,概括课文的大意。能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自主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感知情节曲线,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品味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感受父亲的严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理解父亲严厉而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描写父亲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理解其中蕴含的父爱。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作者资料)p。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多**出示:“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 齐读)为什么70多岁的林海音会如此难忘“迟到”这件事呢?这件事到底给了她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走进林海音的《迟到》,了解她童年的故事,看看她的父亲是如何影响她,以致使她一辈子刻骨铭心。

(随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读过课文了吗?

师:那好,老师考考大家,这儿有几个词,谁有信心,把它读准?

课件出示词语:赖床懒惰瞪挪动鸡毛掸子抡咻咻抽抽搭搭撩起包袱花夹袄烤白薯。

师:(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读书声,同学们读出你们最美的声音吧)

师:同学们读得字正腔圆,真棒!那,在昨天的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以理解的生词,可以提出来。

记住,把自己当一时的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相反,有问题不敢问,那就有可能当一辈子的真傻瓜。

师:生字词都已经解决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由于课文比较长,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跳跃式”读书方法去读,也就是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好,开始读书吧。

师:谁愿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从××同学的话中,我们知道父亲一共做了两件事,一件是生:(自由说)打孩子。 师:另一件事生:(自由说)送夹袄和铜板。

师:(出示两幅图)认真观察父亲的动作,并试着用一个动词来概括这两幅图的内容。(板书:打和送)

师:通过这一打一送,作者有什么变化?

师:由迟到变成早到(板书)

师:抓住事情的主要环节,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概括事情的好办法,谁能看着板书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说一说。

师先让学生概述课文故事,师一边引导同学订正补充,一边把情节板书出来,最后画出情节曲线。

3、聚焦“文眼”,设疑引思

1.提炼文眼 。

快速浏览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两个字概括父亲给我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引导质疑。

围绕这个“严”“疼”二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提炼问题;

3.小结学法: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

师: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来理解和体会。

四、再读课文,品味父亲的严。

师: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前两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

出示自学提示:1、读一读2—13自然段,解决提出的问题。

2、在你认为能表现父亲“严”的地方作下记号或写下批注。

3、同桌交流。

师:如果无从下手的同学,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参考一下课后金钥匙,再来细读这些段落。记住老师常常说的一句话“不动笔墨不读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

师:谁来告诉告诉大家,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父亲的“严”?把它读出来。

一)神态描写:瞪。

师: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生:你能从一个具体的字或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从“瞪”字,我体会到父亲的心里可能应经有些生气了。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抓住了描写父亲神态的字,体会父亲此时生气的心情。(师板书:神态)

师:带着你的体会,把这句话读一遍。

师:从这个“瞪”字,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父亲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父亲可能会想这个懒孩子,时间不早了,你怎么还不起来啊。

师:请你读出父亲此时着急的心情。

生:我都已经吃早饭了,你居然还不起来,是不是又想逃学呢?

师:请你读出父亲此时失望的心情。

二)语言描写:父亲的两句话。

师: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学着父亲瞪着眼对我说这句话。

课件出示两句话: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师:细心的孩子肯定会发现这两句有什么不同。(生回答)

师:我们能不能把两个感叹号换成句号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不能换,感叹号表示父亲说话时语气很强烈。

师:你能说说父亲这时是什么语气呢?(他想要小英子做什么呢)

生:催促的语气。

师:请你读出父亲这种强烈的语气,注意读好感叹号。(生读)

师指导朗读:既然是催促,是感叹句,就要读得短暂有力,谁再读?全班读。)

师:让我们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再现当时的情景。男生读爸爸,女生读英子,老师帮你们念旁白。

师: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男生: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女生:晚了,爸。

师:我硬着头皮说。

男生: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呢?起!

师:老师想问问男同学们,你们在读爸爸的两句话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男生回答)

师:所以说男孩子要是认真起来,也可以跟女孩子一样细心的。同学们,从刚才的两个字“快起”到现在的一个字“起”,你能感受到父亲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吗?

生:父亲越来越生气了。刚开始父亲只是催促我,可后来父亲看到我不想上学,真的生气了,他开始命令我。

师:你体会得很好,老师相信你也能把父亲的这种心情变化读出来。

还有谁也想来挑战一下,读读这两句话。

师:是啊,我们从父亲不可违抗的命令中,从父亲干脆利落的语言中,感受到父亲对女儿真是严啊。(板书:语言)

三)动作描写:父亲打“我”的具体动作。

师:从平常的学习和课后的金钥匙中,我们知道了要刻画一个人物形象,除了神态、语言描写外,还有动作描写。请找出父亲打我的具体动作做上“△”

师生交流父亲打“我”的具体动作:拖,抄,倒转来拿,抡,打。

师:这些具体动作,哪个你感受最深,最能体会到父亲的“严”。

生:我从“拖”字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因为父亲不是把我从床上轻轻拉起,而是特别用力的。

师:是的,我也仿佛看到了父亲急速而有力的动作,请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师:同学们,再仔细读这段话,你还能从哪些具体动作体会到父亲的“严”?

生:我还能从“抡”字中感受到父亲的严厉。

生不能用语言表达。

师:你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样,你做一个抡的动作给大家看看。(生做动作)

师:在字典里,抡的意思是:用力挥动胳膊,现在你一定能做出更标准的动作,再试试。

师:在这抡手的瞬间,父亲是多么的激动和愤怒啊。力气之大,以至于空气里都发出咻咻的声音。让我们边做抡的动作,边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一定能感受到父亲的心情。(生读)

四)理解父亲的“严”中有爱。

师:我挨打了!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父亲打得非常的用力。是不是父亲不疼小英子呢?显然不是的。

可是为什么父亲要打小海音呢?联系前文,找找林海音挨打的原因。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醒来就知道不早了。

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

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

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师:看到小英子这样一错再错,错上加错,父亲忍无可忍,读——(学生接读:爸气极了……)

师:(导读)当我赖在床上不起来时,父亲瞪着我,焦急地说。

生“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当我企图以“晚了”为借口不起床时,父亲发怒了,他命令我说。

生“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师:当父亲看到我赖在床上不挪动时,狠狠地打了我。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不容许我赖床逃学的父亲,一个不容许我懒惰逃避的父亲。

他用很狠地鞭打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难怪作者会说——(学生接读: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师:是啊,父亲严里透着爱,正所谓打在女儿的身上,痛在父亲的心里。所以,作者才会说——“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抓住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走进了父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父亲对女儿“严”中含着深深的爱。这种无声的父爱,或许当时的小英子还不能很深刻地体会到,但接下去父亲将这种无声的父爱转化成具体的行动。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父亲,去感受父亲对女儿严厉而深沉的爱。

五、布置作业。

1、继续做好课文批注,直接写在书本上。

1)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是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

此时我真想说:——

2)我们把目光转到刚刚痛打完女儿的父亲,此时此刻独坐在家中的父亲,他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节课听写。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做在摘录笔记本)

六、板书设计。

副板书正板书。

神态迟到。语言严疼。

《迟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迟到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第九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材分析。迟到 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

《迟到》第一课时教案

迟到 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五小李波兰。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 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迟到 看看文章中的 我 林海音 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 预习交流 分享预习成果 1 我...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分析 推理能力。2 进行简单地 有条理地思考,能有条理地 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3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 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