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0 05:45:06 阅读 472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要求是: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凝聚着感情,渗透着深刻的哲理。

选编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从三维目标出发,依据编者的意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衡量语文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精读童年部分和后来的认识部分,并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父母的“爱”。

三.说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指导学生自学,批注,与同学交流讨论。

为什么采用这些教学法呢?我将在教学程序中作具体阐述。

四.说教学程序。

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下面我具体说下本课的教学程序。

一) 揭题导入,质疑释题。

所谓“入境始于亲”,上课伊始,我采用“质疑法”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或者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对意见相反的话分别是由谁说的?作者有什么感受?这两句话对作者的成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通过质疑为使学生顺利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也使课堂生成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品读课文要在正确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做上记号。根据学生的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词语,让学生互相提醒读好这些词语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强调:比如,应注意“腼”“腆”等生字的读音,引导学生用“换一换、比一比”的方法记住“糕、迪、誊”等生字的字形,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采用指名读、小组赛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来巩固生字词的教学,为学生顺利学习本课扫清阅读障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为了使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我引导学生再一次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概括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组织,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这种设计也体现了《课标》对高年级语文阅读的要求。在这里,我引导他们在把握课文内容后理清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了解文章是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组成的。

四)走进文本,品读“童年的故事”

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采用抓关键词法和联系上下文自主感悟法进行学习:问他们,联系上下文你知道了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样评价的?“我”的反应有何不同?

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让学生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

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并让他们口头练习说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再重点指导朗读描写巴迪听了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

五)走进文本,感悟“后来的认识”

我让学生默读 “后来的认识”这部分,认真品读,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哪些问题不懂在小组内提出来。

在这,我留给了学生充分阅读,自主**的时间,让他们自读自悟。紧接着我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提出不少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我引导学生提出并讨论这几个问题: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的幸运?

让学生采用“抓重点词句法”抓住“越来越”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到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理解作者即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互读、互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语感。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两种不同评价都饱含着爱,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

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在这,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得以实施,独特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珍视。

六)走出文本,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感受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我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的自行思考可能也是对自己进行审视的过程,从更深层次地感受“鼓励的爱”和“严厉的爱”的不同意义。

七)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让学生再读读课文,说一说学习了本文有哪些收获,可从思想感受,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说,着重于后者。并让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我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课后布置抄写生字词,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华,本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紧扣文意,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教学中我也会随机抓住学生交流**现的“闪光点”及时板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重难点,起到引领、启发等作用。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你们!

附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鼓励赞扬严格批评。

爱成才。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

19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会读写 糕 誊 慈 祥 谨 慎 歧 等生字,理解 糟糕 誊写 谨慎 慈祥 歧途 等词。2 抓住动作 神态 语言的描写,让学生感受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两种不同的评价及 我 的心境。3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到巴迪父母对儿子的两种不...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案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糟糕 自豪 誊写 谨慎 等词语 理解 腼腆 誊写 等词语。2 读通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 抓住人物的动作 语言 心理活动等描写,体会父母爱巴迪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巴迪童年时的情感变化。教学重点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教案

19 精彩极了 和 糟糕透了 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学目标。1 通过预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感受父母的评价的差异和我心理的变化。二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 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情。三 教学准备。1 学生预习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