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3-09-12 16:35:51 阅读 952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课。

教材分析:本课是以学习“造型·表现”为主,结合“欣赏·评述”为辅的综合课。主要是让学生接触超现实主义绘画,感觉超现实主义新奇的视觉形象与效果,结合体现环保意识的招贴画的艺术构思对应分析,学习掌握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技巧展开教学活动,把教学与环保主题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教材中的作品资料, 以及其他**的赏析、学习与借鉴,学生能掌握一些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初步体验超现实主义绘画表现的特殊艺术效果,积极培养学生超现实主义观念的思维,拓展“奇思妙想”的艺术空间及其表现方法。教学中有意地结合环保主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存环境的积极关注与思考。

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可从讨论“绿洲”,展示“绿洲”,赏析《绿洲》入手,引发学生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兴趣,通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结合“学习活动一”,进行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尝试。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初步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进行艺术表现。

2. 学生尝试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参与环境保护的**与宣传工作。

教学过程:一)切入与引发。

读“绿洲”,观“绿洲”,思“绿洲”。

1.师提问:你心目中的绿洲是什么样的?你会画成什么样?

2.教师展示几幅“绿洲”(东山魁夷的作品《湖》和中国山水画家的作品), 思考能不能用别的新奇的表现方法?

(二)欣赏与思考。

1.展示教材中作品《绿洲》,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引言”,并思考画家马格里特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

2.分组讨论思考:画家他怎样不同寻常?画家表达了什么样的真实的丰富情感?

3.出示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绿洲》,分析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异同。

4.小结:我们可以看出《绿洲》是在现实中抽象出一些“形象要素” (树、 白云、沙漠、桌子),然后按照艺术家的构思重新进行不同寻常的、变成了超现实主义观念下的作品,其特征形象新奇,视觉冲击力强。

5.启发思考:新奇的视觉形象从开放的多元创新的思维中产生。

(1)先了解13页中几位画家的思维。(自学)

(2)教师举例启发:例如汽车广告(汽车在男子光头上行驶);雀巢咖啡广告(兵马俑复活)。

(3)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上台用“绿洲”中的形象要素去思考重构,体验新奇。

(三)尝试与借鉴。

1.注意用学生的“灵感”和习作去进一步启发大多数同学的艺术思维,找好构思的“形象要素”。

2.尝试练习始终要抓住“新奇”,有“树木形象”。

(三)师生互评作业。

四)总结情感升华。

**目前环境破环的一些**,结合现在的干旱讲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意识到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案

18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指导书写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出示沙漠的 哪些同学了解 沙漠 谁能说说 沙漠 的特点?2 板书课题 18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案

18 沙漠中的绿洲。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指导书写生字词。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出示沙漠的 哪些同学了解 沙漠 谁能说说 沙漠 的特点?2 板书课题 7 沙漠中的绿洲 看到课文的题目,...

沙漠的绿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2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 能通过仔细观察课文题头的 以 迪拜街头的风光 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