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分高中与职校、初中、小学三个类别)
教育教学基础。
高中与职校教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教育法》的生效日期。
2.我国的教育方针(第五条)
3.学校的公益性质(第二十五条)
4.关于学校法人的规定(第三十一条)
5.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第二十六条)
6.学校的法定权利(第二十八条)
7.学校的法定义务(第二十九条)
8.受教育者的权利(第四十二条)
9.受教育者的义务(第四十三条)
10.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规定(第五十五条)
11.教学设施事故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三条)
12.招生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七条)
13.学校违规收费的法律责任(第七十八条)
14.教育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九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教师法》的生效日期。
2023年1月1日。
2.教师的法律身份(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3.教师的法定权利(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教师的法定义务(第八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教师资格制度(第十条)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6.取得教师资格的一般条件(第十条)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7.取得高中教师资格应具备的学历条件(第十一条)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8.教师资格认定的部门和程序(第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主管部门认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
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要求有关部门认定其教师资格的,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予以认定。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9.丧失教师资格的情形(第十四条)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10.教师聘任制的规定(第十七条)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位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11.学校考核教师的内容(第二十二条)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12.教师考核结果的运用(第二十四条)
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13.关于教师工资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规定。
14.关于教师医疗待遇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15.关于民办学校教师待遇的规定(第三十二条)
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
16.解聘教师的三种法定事由(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7.体罚和侮辱学生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七条)
18.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第三十五条)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第三十八条)
地方人民**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教师申诉制度(第三十九条)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或者上一级人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或者上一级人民**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1.未成年人享有的法律权利(第三条)
2.未成年人保护应遵循的原则(第五条)
3.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制度(第二十二条)
4.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九条)
5.体罚或侮辱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三条)
6.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二条)
7.非法招用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第六十八条)
8.向未成年人**烟酒的法律责任(第六十七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第六条)
2.学校对未成年人组织或参加实施不良行为团伙的处理办法(第十七条)
3.学校对待旷课等学生应采取的做法(第十六条)
4.学校对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职责(第二十三条)
5.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第三十四条)
6.送未成年人入工读学校的程序(第三十五条)
7.未成年人被收容教养期间的受教育权(第三十九条)
8.对犯罪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第四十四条)
五、高中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活动——感知。
1.高中生观察活动的发展特点。
2.高中生观察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认知活动——记忆。
1.高中生记忆活动的发展特点。
2.高中生记忆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认知活动——想象。
1.高中生想象活动的特点。
2.高中生想象力的培养。
3.对高中生理想的引导和教育。
四)认知活动——思维。
1.高中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
五)注意。1.注意的品质。
2.高中生注意力的特点。
3.高中教学中注意力的培养。
六)认知差异——智力和能力的个别差异。
1.智力及其分布特点。
2.能力结构的个别差异及教**用。
3.能力发展早晚的个别差异及教**用。
4.智力在学业成就中的作用。
七)高中生认知规律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直观教学的类型及意义。
2.教学的目的性。
3.教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和严密性。
4.创造力的培养。
六、高中生的情意发展。
一)高中生的情绪情感发展。
1.高中生情绪与情感活动特点。
2.高中生常见的情绪情感问题。
3.高中生情绪情感辅导及常用调节方法。
二)高中生的意志发展。
1.意志的品质。
2.高中生意志发展方面的常见问题。
3.高中生良好意志品质的训练培养。
七、高中生的人格发展。
一)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
1.自我意识的构成、发展特点及功能。
2.自我认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
3.自我悦纳与自尊自信。
4.自我控制与自主自重。
5.自我激励与自强自力。
6.高中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教育教学。
二)高中生学习动机和人生抱负的发展。
1.学习动机的主要成份及其分类。
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包括强度)
3.高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4.高中生人生抱负的激发和提高。
三)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1.高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2.高中生常见人际心理问题。
3.高中生常用人际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
四)高中生的品德心理。
1.品德的结构。
2.高中生品德发展特点。
3.高中生常见的品德心理问题。
4.高中生常用品德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
五)人格差异与心理健康教育。
1.气质的类型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2.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
3.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八、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和生物因素。
1.遗传和生物因素对身心发展的影响。
2.教师应如何对待高中生的遗传差异。
二)家庭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
2.家庭变异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
3.教师应如何对待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三)学校因素。
1.同学对高中生的影响。
2.班级集体对高中生的影响。
3.教师期望效应对高中生的影响。
4.教师人格特征对高中生的影响。
5.教师极端行为对高中生的影响。
四)社会因素。
1.社会因素对高中生的影响。
2.帮助学生识别与对待不同的社会影响。
教育教学技能。
高中与职校教师)
一、高中教师的教育素养。
1.教育目的论。
2.高中教育的性质和职能。
3.教师的角色和素质修养。
4.高中的师生关系。
二、高中德育的实施。
1.高中生思想品德的特点。
2.高中德育的基本原则。
3.高中德育的实施途径。
4.高中德育方法的运用。
数学教学论作业
数学教学论。一。数学教学论 关于高中选修3 4与4 2学习心得。选修3 4 对称与群 数学美是一种人类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的呈现,是数学真理的一种表现。数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或突破得益于数学中的美学方法。例如 对数的发现 解析几何的创立等,人类对数学美得追求,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数学美的表现常具有...
数学教学论作业
数学教学论第二周作业。第一章。第二节。现代数学教育观。1.对提供的案例2 2进行分析,分析案例中体现出的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讨论与交流。2.专题研究性学习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观。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大致了解建构主义教育观产生的历史 2 建构主义的数学观 3 建构主义的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业
填空题。第1题 2 分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是 智力阶段。标准答案 形式运算。第2题 2 分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 的基础上。标准答案 真实问题。第3题 2 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答 问题解决。第4题 2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