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题答卷情况分析及反映出来的问题。
本次考试是由市教育学院统一出题,分值100分,考试形式为半开半闭,闭卷部分为40分,开卷部分为60分。学生总体答卷情总比较顺畅,多数同学能达到80分左右。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相似的知识点容易混肴,发生了张冠李戴的现象。
对材料题分析的不准确,导致整个题都答错了。
2、 优秀答案及有创见的答例。
本次考试中有一些是开放性试题,如**题第20题中第三小问和第四小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外交事业是否一帆风顺?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证明。面对新中国面临的形势,新中国领导人采取了什么对策?
取得了什么成果?可以说这个题不是很好答的,但有些同学答的和答案一模一样。再如22题的第三小问,请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对现实的了解,给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提点建议。
有的同学提的非常合理,而且切实可行。
3、 典型错例。
本次考试选择题中第2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第6题,我国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
连线题错的比校多。
材料题中20题第三小问和第四小问,丢分比较多,主要是答的采分点不够,答的不清楚。知识点前后衔接不好。
21题中第二小问分析变化的原因多数同学两点起分析的,和答案的要求不同,普遍丢2分。
**题中第一小问有很多同学答跑题了,所问非所答。第二小问有一些同学变革的内容没答好。
4、 对试题的意见。
本次试题题量偏少,基本以2分为采分点,有些题分值过大,使学生掌握不好答题尺度,建议以后试题最好以中考形式来出,分值也最好和中考一样,以便于平时就养成审好题的习惯,避免发生丢题落题的现象。本次试题难易程度比较适中,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一套比较好的试卷。
5、 本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对于试卷中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基础知识的夯实。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意历史线索的归纳与总结。注意多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勇于创新,不断适应新的考试要求,争取期末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分析人:于永霞。
八年级期末测试历史质量分析 下
一 参加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简述。二 逐题分析。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检测的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历史的基础知识全面的考查。成绩统计 样本50份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中上等学生的识记能力还算不错,但与预期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讲述...
八年级历史测试质量分析
前石畔九年制学校2014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分析。班级八年级 科目历史任课教师张彦。一 成绩分析。这次考试八年级 共有147名学生参加测试,八 班分,平均分为53.03 分,及格人数为23人,及格率为 31.94 最高分为80分。八 班分,平均分为49.32 分。及格人数为22人,及格率为 26....
八年级历史测试质量分析
2014年9月 中学部 阶段测试质量分析。学校 红彦中学 学科 历史 教师王翠华 任教班级 八年级一 学生整体情况 任教本年段所有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大部分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甚至有厌学的现象,基础知识学的不扎实,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三分之二的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学习比较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