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发布 2022-12-27 08:55:28 阅读 4233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年级期末考试的阅卷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搞好初一的教学工作,现将我校八年级历史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 基本情况。

本次初二年级共有61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44人 ,及格率72.1%,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31.1%,人均分67.2%,最高分93,最低分12。

二、 试题简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题,主要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从题型上看,主要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以非选择题即材料题占多数。 其中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40分,主要是对学生课本基础知识及能力的考查,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所要考查的内容基本涉及。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材料题)共60分,材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问题的能力,题型上设计的更加开放化,灵活化,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第二,从题量上看,题量比较适中,并围绕考点,紧扣知识点,试题既坚持了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有机结合,又考查了关注学生生活,体现了能力目标测试的基本要求和特点。第三,从题型范围上看,它具有知识点广、重难点突出、难易适中的特点,注意学科知识交叉。

总体而言 ,本次考试从各个方面来讲,试题设计的还是比较合理的,既保证了知识点的覆盖面,又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尤其在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体现的更加密切。

三、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如,23题,共设置了3问,考到了**和平解放、民族区域自治、香港和澳门回归,都是基础知识的作答,但是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好好复习,根本没有记住,不知道写什么或者错写不得分。类似这样的错误还有许多,这反映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2、图表分析能力差,知识迁移能力差。本次考试在选择题第8题,考到了文革期间工业生产产值变化曲线图,21题2023年到2023年中国经济指标变化表,这些都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形象化 。学生如果对课本知识理解的不到位,根本很难做出答案。

3、大部分学生卷面书写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的学生字迹潦草,看不清,给老师阅卷造成困难;第二,答题缺少条理性,乱七八糟写一通,没有规范的答题步奏,答案可读性差,直接影响答题的效果。

4、不能准确把握考试时间。由于本次考试试题不难,导致大部分学生早早做完了事,结果正确率很低。

四、教学建议。

1、抓好基础知识。“基础是关键”。正如修楼房一样,楼房修的再高,基础不牢,终究会倒塌。

所以,我决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在讲解历史知识时,对一般性基础知识让学生通过多读、多写,加深印象,从而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锻炼。

2、重视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历史考试题型越来越接近中考题型,尤其是在材料题方面,一题多问,环环相扣,注重对课本多个知识综合方面的考查,不仅考历史,而且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但是,大部分学生做题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薄弱也是考试得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变的至关重要。如,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思维能力、有效提取信息能力(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看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3、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规范字迹,规范答题,避免在考试时因书写差或是书写错而失分。

4、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在考试时合理使用答题时间,做到认真思考,将时间有效利用。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20xx 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分析。本份试卷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第二部分是连线题,共5小题5分 第三部分是 材料题,共2题5分 第四部分是材料分析题,共2题16分 第五部分是简答题,共4分。一 试题特点。从总体上说试卷结构合理,难易把握有...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平村中学。2016 201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 数据统计分析。试卷成绩统计表 满分100分,60分是及格线,90分以上优秀 二 试卷分析。本次考试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此次试卷难度...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2011年春季石羔中学期末考试。彭丽艳。一 试题评价及特点 一 总体评价。我校在2011年春季的期末考试,是对我校教师本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本次命题突出基础知识 主干知识的考查,密切联系热点,三维目标统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二 试题特点。1 基础性。试题体现了适应性练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