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发布 2022-12-27 08:37:28 阅读 8799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分析。

本份试卷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第二部分是连线题,共5小题5分;第三部分是**材料题,共2题5分;第四部分是材料分析题,共2题16分;第五部分是简答题,共4分。

一、试题特点。

从总体上说试卷结构合理,难易把握有度,题目基本上涉及了所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在基本知识的基础有所提高。在试卷题目中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测试目的。

二、考生答题情况及思考。

在本次考试学生分数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最终导致整体分数不够理想。我所带的八年级五个班169人,及格136人,及格率是80.47%,优秀24人,优秀率是14.

2%,平均分34.02.现在就对在考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分析:

1、选择题部分:最高的满分,最低的只有5分,这现象说明知识掌握的程度相差悬殊,而且选择题所考的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这说明学生对课本知识重视不够,得分率偏低。

2、连线题部分:学生能基本上取得这部分的分数,个别出错的学生,主要出错在记忆的不够清晰或者做题时过于粗心,导。

致在连线过程**现错误。如有的学生把“袁隆平”连到了“四人帮”。

3、**材料:**题主要让学生在**上判断几个省级区域自治区的具体位置。学生在平时看书的过程中重视不够,导致新疆在**都不知道,使得总体得分不高。

4、材料分析题;这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地方,分值较高,难度较大,如台湾回归的有利条件一题,多数学生都答成了台湾回归后有何好处,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不细心,如将澳门回归的时间答成了澳门,在回答中美建交多少周年时不会计算或不知道建交的具体年代,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记忆不清,回答不全。

5、简答题。关于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普遍较好。三、改进措施。

通过这次考试结果中获取的教学质量信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教学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并重,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扩充学生知识面,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草峰中学许世虎2014.7.12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平村中学。2016 201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 数据统计分析。试卷成绩统计表 满分100分,60分是及格线,90分以上优秀 二 试卷分析。本次考试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以及对材料分析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用简单的基础知识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此次试卷难度...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2011年春季石羔中学期末考试。彭丽艳。一 试题评价及特点 一 总体评价。我校在2011年春季的期末考试,是对我校教师本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本次命题突出基础知识 主干知识的考查,密切联系热点,三维目标统一,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二 试题特点。1 基础性。试题体现了适应性练习的...

八年级历史质量分析

2016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二年级期末考试的阅卷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成绩,找出差距,进一步搞好初一的教学工作,现将我校八年级历史考试情况作如下分析。一 基本情况。本次初二年级共有61人参加考试,及格人数44人 及格率72.1 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31.1 人均分67.2 最高分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