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9 23:58:28 阅读 3880

本章要点:

[核心概念]教育心理学、五阶段教学法、全人化、中国化。

[思考题]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怎样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哪些特色和价值?

4.反思科学主义取向下的教育心理学的得与失有何现实意义?

5.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新思路的看法?

6.怎样有效地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第一节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一、教育心理学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两种定义 :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潘菽、朱智贤)。

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学科(邵瑞珍、皮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曾说:“教育心理学既不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也不是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几门学科的简单组合,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科学,且偏重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既有理论性更具实践性的应用科学。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自学)

四、教育心理学的作用(自学)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反思。

一、古代哲学取向下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

(二)西方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

●herbart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

(三)中西方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的特色与价值。

■特色:1.各家对人性本质的看法虽千差万别,不过,大家都认为教育具有影响人性使之向善的方向发展的功能;

2.无论是德育或智育,施教时都要考虑学生心理上知、情、意、行四种特质的改变;

3.中外古代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多是学者通过经验总结或思辩方式得来。

价值:仅就研究方法而言,古代哲学取向的教育心理学与今天科学取向的现代教育心理学之间有本质的不同。但是,若就研究主题(或基本问题)而言,古今中外学者并无太大的差异;就思想的科学性与深刻性而言,古今教育心理学思想更是有同等的价值。

缘由:一方面,古代学者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其实也是**于教育实践又经教育实践反复检验了的。

另一方面,人文社会学科的思想不是按严格进化论路径演变的。

二、科学主义取向下的教育心理学。

(一)科学主义取向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202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为什么会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的美誉?

1.教育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

▲从流派上看,在美国主要有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等三大流派。

从研究取向看,美国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经历了4个时期:

一是实验心理学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处于主导的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教育心理学主要处于这一时期;

二是行为主义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处于主导的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教育心理学主要处于这一时期;

三是认知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处于主导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教育心理学主要处于这一时期;

四是建构主义取向的教育心理学处于主导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心理学主要处于这一时期。

▲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主动性(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与教的过程);

● 反思性(元认知);

● 合作学习;

● 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在前苏联的发展。

3.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科学主义取向教育心理学的得与失。

1.科学主义取向教育心理学的“得”

●使教育心理学独立。

●提供了一个虽需不断完善但的确颇为高效且颇具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实验法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品德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与创造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态度和观念、提高人类的学习效率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科学主义取向教育心理学的“失”

●方法至上,导致“人”的丢失与割裂

●偏离和窄化教育心理学的本来目的。

●远离教育实际问题。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思路。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教育心理学是以了解人性并改变人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为宗旨。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完整化

1.学会做人与学会谋生这两个基本教育目的要和谐统一。

2.受教育者的主体需求与社会文化的客观要求要和谐统一。

3.学习与健康成长之间要和谐统一。

4.学习与生活之间要和谐统一。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全人化。

(一)就教育范围而言,要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

陈鹤琴:“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最充分的可能发展。”

三发”:“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讨论:爱学生能讲条件吗?

(二)就学生个体而言,要以学生的整个身心为教育对象。

讨论:取长能补短吗?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过程的中国化。

(一)研究主题中国化

(二)研究方法中国化。

讨论:如何理解教育创新?

第四节怎样研究教育心理学。

一、对象与方法:何者为先,何者为重?

▲总原则:论先后,以对象为先; 论轻重,以方法为重。

一)确定一个好的研究主题。

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依据: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价值。1)理论上的价值;

2)应用上的价值;

3)学科建设上的价值;

结论:正奇相生,其变无穷。

3.文章贵“新”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价值,文章贵在“新”,所谓 “一新遮百丑。”

论点新 ■方法新 ■论据新 ■结构新。

4.条件。1)主观条件时间、精力、学术背景等。

2)客观条件资料收集、研究工具、已有研究基础等。

结论:既有价值,又切实可行。

二)写出较全面而有概括性的文献综述。

1.收集到尽可能全面的资料。

●书籍类(专著、编著、译著、资料汇编等)

●**类(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等)

2.理出其中具代表性的资料作进一步分析。

对相关资料作一尽可能客观而准确的概括。

对相关研究作一尽可能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3.撰写研究综述的要诀。

(1)要有针对性,忌堆砌。

字数不够,文献凑” →将无关研究主题的材料都堆上,是写文献综述的一大忌讳。

(2)要有权威性,忌遗漏重要文献。

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权威文献和代表性文献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到,不能遗漏重要文献,否则易得出失真的结论。

(3)要有启发性,忌“有述无评”或“述后胡评”

要对已有研究作客观而精确的评价,进而寻找研究的突破口,千万不能“有述无评”或“述后胡评” 。

三)提出研究假设。

■ 对该主题提出一个或几个带有推测性或假定意义的较为具体的理论解释或设想。这种设想说明、陈述了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

1.提出假设的意义。

●假设有助于将经验事实与科学理论联系起来;

●假设可以使研究目的更为具体、研究方向更明确、研究范围更确定。

2.提出假设的方法(根据推理所表现的思维进程的方向性 )

●演绎推理法。

●归纳推理法。

●类比推理法。

四)验证研究假设。

1.确定研究变量。

2.选择适当的研究对象。

3.制定并实施研究方案。

4.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

5.撰写研究**。

二、研究方法:宜系统看待。

(一)哲学方**。

(二)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文化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具体研究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

相关研究因果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两类方法。

量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

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像一个“洋葱”还是像一个“核桃”?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差异

第一,对问题的看法有差异。量的研究在了解人性问题时,一般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看法,认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本质都是一种单一的客观实在,不因个人的情感或信念而有所不同;质的研究基本上赞同自然现象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本质都是多元实在,而其所以多元实在又与个体的不同特征和其生存环境的差异关系密切。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一 识记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人的心理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总称。2 心理学的产生。答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 墨菲说过 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 论灵魂 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的...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14 我国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 教科书是1924年 编写的。三 问答题。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选择题1 4 dbbd 二 填空题。1 学校,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 教师 教学 教学环境3 桑代克。4 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情境5 学生,教学 6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 性别和...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二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1.初始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 裴斯泰洛奇 教育学心理学化 的思想。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最早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