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笔记上

发布 2022-10-19 18:51:28 阅读 1100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产生于2023年****性人物: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第1节科学方法的两个标志:经验观察;自我校正。

1经验观察的角度:实验心理学要达到科学方法的标准,就必须发展出一套有效且稳定的观察方法,其观察结果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必须回答“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这两大课题。

2)自我校正方面:实验心理学能否自我校正?如果从实验法得来的结论同样可以通过实验法(也即通过其他实验)来进一步巩固证实,或与之相反地反驳质疑,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实验心理学具备了自我校正的能力。

非科学方法有哪些:权威、注意凝视、先验。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实验法。

1、观察法是通过一定程序收集资料,以期获得描述性的数据来简化复杂现象的过程。属于较为原始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类型:

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与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采用问卷或量表对某种现象进行大范围取样研究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能够描述事物间共同变化的关系,但还是不能确定相互关联的事物孰为因果,其指标叫做相关系数(r)。 1)优点: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2)缺点:

其一,相关研究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其选用相关法的前提条件是否得到了满足。其二,相关研究法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3、实验法(一)什么是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心理学实验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实验假设和推论 ;实验变量 ;实验控制。

观察法有三种:自然观察、个案观察法、调查研究法。

相关研究的改进:交叉—滞后法。

实验研究的原则:(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2)保证被试推出的自由;(3)保证被试避免受到伤害;(4)保密的原则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课题,选择被试;(2)确定实验控制;(3)数据整合;(4)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实验研究的变量。

变量:指在数量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变量是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

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额外变量控制变量: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变量。

实验的三个要素:假设、变量和控制。

一、变量:实验的基本特征。

二、自变量。

自变量的分类1作业变量2环境变量3被试变量。

二)对在变量的操纵(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2023年提出,指对一个心理现象根据测定它的程序下的定义。(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

三、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一) 因变量的分类对因变量测量的指标。

1)客观指标:反应的速度;反应速度的差异;反应的正确性;反应标准;反应的难度。

2)主观指标:被试的口语记录:被试在实验是对自己心理活动过程所作叙述的记录或在实验之后他对主试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的记录)。

二)对因变量的控制1、反应控制:目的: 被试的反应确实发生在实验者感兴趣的因变量维度上,主要通过指导语来实现。

指导语:是心理学实验中主试给被试交待任务时所说的话。指导语的要求:

内容确定;指导语要完全;简单明确;指导语要标准化。

2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反应指标选择的标准:有效性(最重要),客观性,数量化。

3、避免量程限制影响有效性的典型情况: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它们统称天地效应。

天地效应: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使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者是最低端,从而使指标有效性遭受损失。

四、控制变量(一)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2、要求特征:

被试自发的对主试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方式进行反应。我们把这种称为要求特征。

额外变量的控制事前控制:1、排除法2、恒定法3、匹配法4、随机化法和抵消平衡法。

事后控制:5、统计控制方法(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分别加权等)。

第二节实验研究的设计。

实验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1、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2、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3、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自变量的各处理水平中。

一、多变量设计定义:在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一)多自变量实验设计定义:在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交互作用:是指自变量的相互关系,即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个水平上不一致时产生的一种关系。多自变量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好;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二)多因变量实验设计定义:在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二、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每一个被试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

被试内设计: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

混合设计:指在一项实验中有些自变量是被试内的而有些自变量是被实践的实验设计。

一)被试间设计:

优点: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因而避免了练习、疲劳误差。

缺点:由于接受自变量不同水平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就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导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而且它需要被试巨大。

方法:等组法:(匹配;随机化)

二)被试内设计。

优点:节省了人数,且不同的被试的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局限:实验处理之间相污染的问题:(时间间隔;顺序误差;联系效应;疲劳效应。)

自变量中一个水平的处理可能会完全改变另一个水平处理时所发生的情况。

被试内设计的平衡技术:abba设计和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是指使各组被试接受不同实验处理,而对实验处理的顺序和实验时间顺序采用轮换的方法。

两种方法的选择:若实验可以同时用这两种方法时,一般采用被试内设计,因为他更有力或更敏感,且被试变异性而导致误差的可能性比被试间设计小。

第三节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一、效度定义: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一)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1 定义: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2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主被试之间的相互作用;统计回归;其他诸如生长与成熟,被试选择的偏向等等。3 内部效度的特例——统计程序的有效性。

二、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1 定义: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性和代表性。2 影响因素:

实验环境的人为性;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测量工具的局限。

二、信度定义: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一)影响信度的因素(二)实验信度的验证方法直接验证;系统验证;概念验证直接验证:是指在尽可能保持原实验方法的情况下在实际中重复实验。

第三章如何读和写心理学实验报告。

第一节文献检索。

一、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检索源。

二、实例。第二节核对清单阅读法是指在阅读任何**时都不要匆匆浏览,而应当提前列出一份问题清单,然后在阅读过程中逐一回答并核对有关清单的问题及答案。

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1题目和作者 2摘要 3引言 4方法 5结果 6讨论 7参考文献。

第四节学生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写作 1题目 2引言 3方法 4结果 5讨论 6结论 7参考文献 8附录。

第四章反应时: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多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节反应时的研究历史一反应时研究的开端——在天文学上的研究历史;二、反应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历史唐德斯将反应时正式引入心理学领域;

1850-1969abc时期即唐德斯的减法时期;2023年至今是斯滕伯格的加因素法时期。

第二节反应时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一)简单反应时:指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他们只作单一的反应;(二)选择反应时:指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对选择反应时作系统区分的时唐德斯;

二、速度-准确性权衡反应时的因变量是:速度和准确性。

三、影响反应时的其他因素。

一)刺激变量1、刺激的不同类型影响反应时;2、刺激的强度不同而异;3、刺激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异4、因刺激呈现方式不同而异;5、刺激的数量和差别不同而异。

二)反应时间受机体变量影响。

1、适应水平2、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1.5秒最好)3、练习次数4、动机5、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6、酒精及药物的作用。

第三节反应时新法三种形式:减数法;加数法;开窗实验。

一、减数法时期原理:是一种用减数的方法将反应时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分析信息加工过程的方法;逻辑: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三种反应时:a反应时;又称简单反应时一般只有一个刺激或一种反应也称基线时间为复杂反应的反应时提供一个基线 b反应时:又称选择反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及相应刺激的反应数,在选择反应中不仅要区别信号还要选择信号,b反应时中除了基线操作还包括刺激辨认和反应选择的心里操作,c反应时:。

根据三类反应时包含的加工过程,b反应时最长,c次之a最短辨别时间=c-a 反应时间=b-c 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确定任务中包含的认知过程因此只能使两项任务中的一项包含某个预期的心理过程,应用:证明心理旋转存在的实验;证明短时记忆视觉编码的实验。

二、加法反应时原理: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系列进行的而不是平行发生的。

逻辑:如果两个因素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而如果两个因素没有交互作用,那么它们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应用:斯滕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三、开窗实验开窗实验:能比较直接地测量出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样一览无疑了。这样一种实验技术叫开窗实验。

第四节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

一、序列反应时尼森于198年提出。

二、内隐联想测验由格林沃尔德199年提出;

基本程序:1,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快进行辨别归类,由系统记录反应时 2.对属性词归类 3.

联合任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和属性词联合做出反应:相容联合任务,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态度一致4.对联合任务一进行测试 5.

为了配合联合任务二交换左右键实验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 6.联合任务二与一相反 7.对联合任务二进行测试相容和不相容联合测验反应时均值相减即为所求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基本原理:依据减数法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的不同加工阶段,反应时越长心里加工越复杂,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之间的关系与被试内隐态度一致或联系较密切,辨别任务**自动化加工,相对容量因而反应快,时间短,不相容任务中,关系与内因态度不一致,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时间长,所以两者反应时之差可与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内隐态度相一致部分的指标即为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实验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一节心理学的科学性。一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通过客观的观察和严密的论证来获取知识。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 权威 逻辑推理 经验或直觉 科学。就一个人来说,科学研究是获得正确知识的一个重要 而对全人类来说,科学就是获取真知的唯一 了。科学与前面三个途径的区别在于...

实验心理学笔记

实验心理学。一 实验心理学概述。一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1879年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实验心理学的孕育。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心理实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实验心理学的预备阶段。从18世纪中叶开始,生理学家 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研究了一些感觉和知觉范围...

实验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性质。一 实验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1 广义理解。实验心理学的对象 是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即 实验的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任务 如何通过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并进而运用这些规律 和控制心理现象及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这一定义的尴尬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