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发布 2022-10-19 17:47:28 阅读 6725

第01章绪论变量命名练习。

训练鸽子绿灯亮时啄键、红灯亮时停止。对作出正确反应的鸽子给予玉米的奖励。对变量命名。

答案。自变量用于奖励的语言种类。

因变量语言数量(或频率)

控制变量办公室情境、**者。

本章主要内容:一、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二、实验效度。

实验效度主要包括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提高实验内部效度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其外部效度,而提高实验外部效度的措施又可能会降低其内部效度。

这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要求。一般而言,在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越大,则对因果关系的测量就越有效。因此,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题下,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三、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ⅰ 1、实验前后设计。

实验前后设计举例。

目的:第一次参加射击运动的人在接受打靶训练前后打靶成绩的变化。

方法:选择10名从来没有参加过射击运动的被试,在他们进行打靶练习前,先进行一次打靶测验,记录下他们的打靶成绩(前测成绩)。然后对他们进行为期1周的打靶训练,每天2小时。

训练结束后,再次对他们的进行打靶测验,记录下他们的成绩(后测成绩)。将前后两次成绩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1周的训练是否有效果。

实验前后设计评价。

优点:(1)能较明显地检测初实验处理的效果如何;(2)对被试的需要量较少,一组被试当两组被试用,无须设控制组,不但提高效率,被试变量也得到较好控制。

缺点:(1)前后两次观测之间存在时间间隔,会带来外来影响;(2)易产生顺序误差。

2、定时系列设计。

指实验处理前对一组被试作一系列的定时重复观测,然后实施实验处理。在对被试作一系列的定时重复观测,分析自变量(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关系。

定时系列设计评价。

优点:除具有前后设计的优点,还具有(1)降低由于一次观测而得到被试不正常行为的几率;(2)提供测量过程中的信息。缺点:

(1)由于更多次的观测,势必延长实验时间,从而会有更多的外来影响;(2)也正是更多次的观测,更易引起顺序误差,更易导致练习、疲劳、紧张或厌烦等效应。

3、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指抵消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的一种设计。前面讲到,有些无关变量在某些实验情况下既不能被消除,又不能保持恒定。例如,单组实验往往由于前一处理影响后一处理的效果,产生顺序误差。

为了抵消顺序误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abba的排列顺序来安排实验顺序。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示例人们解决两个不同问题的思维特点分析。

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评价。

优点:(1)能较好地控制被试变量;(2)能较好地控制顺序误差;(3)时间上比较经济。

缺点:(1)反应变量在时间维度(轴)上的关系是线性时才能使用。

2)对有些实验不适用。如用两种学习方法学习同一实验材料。

二)被试间设计。

1、随机组设计。

将被试随机分配在不同的组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

随机组设计的基本假设是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若对各组用同一样的课题,在系统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其结果就成为系统组,则他们的成绩在统计上应是相等的。

随机组设计的优缺点。

优点是:(1)用随机分配被试者的方法可控制两组被试者变量的差异,分组方法简单可行。(2)由于对每一被试者只作一次观测,可消除某些实验误差,如消除学习误差的影响。

缺点是:(1)分成等组的方法仍欠精密。(2)若两组在不同时期观测,就有可能插入实验以外的偶发事件,影响因变量的观测结果。

2、配对组设计。

配对组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让所以被试做“共同作业”,即接受预备测验,获得作业分数;相同任务:如打靶;根据打靶成绩进行分组;类似任务:如问题解决→不同种类问题解决;

相关任务:如智力测验→问题解决。第二步,根据作业分数形成配对组。

配对设计的优缺点优点:在实验处理之前,就把组间变异缩到最小,并使各组内变异比单独的随机分配更接近相等。因此,这种设计能对被试个别差异给予更多的控制,小型实验用配对设计,其效果比用随机分组的效果更为显著。

缺点:实验者因分配被试而大大增加工作量。

被试内和被试间设计比较。

被试内设计:也叫单组实验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被试间设计:被试间设计是要求每个被试者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对另一被试者进行另一种处理,故又称独立组设计。

三)混合设计。

混合设计举例一。

johnson等(1983)用混合设计的方法比较抑郁者和非抑郁者的记忆成绩。他们假设,抑郁者比非抑郁者对于未完成的记忆任务的记忆效果更好。实验中,要求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完成20项记忆任务,其中,10项记忆任务在完成之前被打断。

在全部任务完成后,要求被试回忆记忆任务的名称或尽可能多地描述记忆任务。

比较。被试变量是组间设计(抑郁、非抑郁)

任务类型是组内设计(完成、未完成)。

混合设计举例二

让被试以不同的背诵方式对一系列意义上没有联系的3个英语单词为一组的材科进行加工,背诵的次数也不相同。

背诵方式有4种,产生了4种实验条件: (1)数字条件。(2)机械背诵。 (3)造句背诵。(4)想象背诵。背诵次数分别为1, 2,4,8,10次,每次背诵时间为2秒。

混合设计。背诵方式为组间设计:所有被试分成4组,每组被试只用一种方法背诵。

背诵次数为组内设计:但在每种背诵方式下,背诵次数都有1,2,4,8,10五种.每个被试都要按随机安排的顺序轮流进行这五种不同次数的背诵。

四、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ⅱ (一)真实验设计(二)准实验设计(三)非实验设计。

一)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程度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类实验设计时,实验者可以有效地操纵实验变量,能有效地控制内在无效**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能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分配被试,从而使实验结果更能客观地反映实验处理的作用。

真实验设计类型真实验设计之一:完全随机化设计真实验设计之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之三:随机化区组设计真实验设计之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完全随机化设计也称简单随机化设计,是指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处理。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是指研究者在实验前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两组,并随机选择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

(1)设计的模式

r o1 x o2

r o3 o4

2)设计的评价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这是因为该设计采用随机布置的方法将被试分为两组,从而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的中途退出以及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另外,由于安排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在前测到后测这段时间内的事件对实验组控制组的影响基本相同,因而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验、仪器使用等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设计使用了前测验.它为检查随机分组是否存在偏差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但它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即被试由于前测验而获得的经验,可能对后测验产生敏感性,出现测验的反作用效果,导致对实验设计外部效度的影响。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其一是对增值分数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是对每一名被试,用其后测成绩减去前测成绩(o2-o1,o4-o3), 分别求出两组增值分数的平均数。对两组增值分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有:

t-检验(参数统计);曼—惠持尼(mann—whitney)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非参数检验)。

另外,还有协方差分析法,这种方法被研究者认为是很好的方法。此方法是将前测分数作为协变量,对实施实验处理前的组间差异进行控制和调整,以便使两组的后测成绩能够比较不受前测成绩的影响。

4)设计的实例分析

沃坦阿贝、黑尔和洛马克斯关于“通过一系列教学程序和方法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根据报纸标题**所报道内容的能力”的实验。

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 o2

ro42)设计的评价

首先,由于采用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不接受实验处理,从而控制了历史和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实验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控制了选择和被试的中途退出等影响内部效应的因素。同时.由于两组被试没有进行前测验,从而控制了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对实验外部效度的影响。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简单。 大部分研究者使用f—检验对两组后测成绩进行比较研究;非参数检验也常使用曼-惠持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法。

4)设计的实例分析。

卢仲街等(1981)的研究项目“初中一年级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协作实验研究” 。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时要进行实验处理的方案不只是一个或两个, 即有时研究者要进行的实验处理x的个数有3个或3个以上。

设计的模式

r xl ol

r x2 o2

r x3 o3

真实验设计之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在完全随机析因设计中,研究者可以考察各个自变量交互作用对因变量的主要影响效应(交互作用),并同时考察各自变量对同一因变量的主要影效应(主效应),以及考察一个因素的各个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效应(简单效应);在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这种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1.多因素实验的优点。

多自变量实验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

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实验结果更有价值。

2.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在析因设计中,为简化表述,常常采用一些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作为各个因素和因素各个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的标志。 通常用英文大写字母来表示因素,用与大写字母相对应的小写字母来代表因素的水平,而用乘号(×)表示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

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概述 试卷

总分 52.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 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 分数 2.00 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2.冯特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分数 2.00 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实验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1 变量 就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2 自变量 即刺激变量,它是主试者选择 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3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我们把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的变化,叫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4 因变量 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

实验心理学

1.费希纳定律 s k log r 表明由刺激引起的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对数之积。即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2.节省法是在识记或学习一行音节后,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再次识记或学习,然后对两次识记或学习的次数进行比较,从而推断记忆的保存量。3.注意凝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