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 精神分析学派创使人是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
3.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4. “最近发展区理论”。[04,08, 10简答]
答: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
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5.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6. 教育、学习、发展三者的关系?
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三者的联系表现在:(1)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2)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3)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三者的区别突出体现在:(1)三者分别由教育理论中不同的学科侧重加以研究。“教育”主要由教育学侧重研究;“学习”主要由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而“发展”则主要由发展心理学来研究;(2)三者的主体不同。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7. 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要求都要掌握)
1) 威信效应[12简答]
答:威信效应即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两个人宣传同样的内容,由于他们在听众中的威信不同,效果也不同。
2) 名片效应。
答: 所谓“名片”,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一致的观点。教师在论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如能够先亮出这种“名片”,则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从反面证实了这种效应的存在。
3) “自己人”效应:如果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存在若干相似之处,就会有“自己人”的感觉,相对较易接受教育者所论述的观点。
4) 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存有好感,就会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
8. 教师的三种教学水平:[03,05,07简答]
答:①尝试式教学:1)教师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门化训练,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是从大学(或专科)学到某些专门知识,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积累而进行教学,是一种“没有理论的实践”。
2)教师虽然已经掌握了某些学科专业知识,知道应该“教什么”,但由于没有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常规,不了解学生心理,不懂得“如何教”,其教学效果必然是少、慢、差、费,学生学习负担重。②因循式教学③策略式教学。
9.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02,05,12简答]
“两高一实践,两自一结合”】
答:①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强;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②学习方式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3)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10.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学习即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2) 学习律:1)准备律(学生在学习前做好学习的准备);2)练习律(反应重复,学习知识牢固);3)效果律(反应效果令人愉快,学习就会发生)。
11.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1) 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 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动机、结构、程序、反馈(4) 提倡发现学习;(5) 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12. 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原则:逐渐分化(纵向联系)和整合协调(横向联系)的原则。意义学习包括:
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3.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含义: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04简答]
答: ①知识观: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理论解释,它不是绝对的,唯一的答案,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②学生观:
学生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这些是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学习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协助学生构建意义;③学习观:学习是知识的构建过程。
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水平是学习的基础。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16.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认识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的实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7. (p54)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04,05简答]
答: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们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8. (p57)动机期望理论的内涵,个体学习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m=ve)[10论述]
答:弗鲁姆(1964)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全面论述了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m(激励力量)=v(效价)·e(期望值)
根据动机期望理论,大学生选择考研主要基于三个具体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自己考研能力的主观估计。如果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考研,则考研的动机就强烈;如果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上研究生,则考研的动机就降低。
第二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考研的期望。如果认为考研会带来某种好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生想象自己考研会带来自己渴望的结果,则考研的动机会就强烈。相反,路过大学生若认为考研不能带来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则考研的动机就不足。
第三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考研的偏好。如果一个大学生真的渴求考研,则动机会很强烈。如果认为考研并不能找到好的工作甚至延缓就业的机会,那么考研对于他来说就不会成为一种激励力量。
总之,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强度依赖于他们认为自己能否考上研究生,考上研究生能否带来预期效果,以及考上研究生是否有价值。如果大学生对这三个因素的估价都很高,考研的动机强度就可能高;如果他们对其中的某个因素不感兴趣,考研的动机强度就不强,甚至认为考研毫无意义。
19. 成就动机理论。个体成就动机:
力求成功、避免失败;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人物,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20. (p61)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61)(07简答)
答: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人的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的一种理论。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归属和爱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21.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02,03,05,06,11论述]
答:(1) 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2)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 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4) 利用争强好胜心里,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6)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 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
23.(p72)【论述题】请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04, 07,10简答]
1)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使学生清晰感知,主要指相对强度。音量、板书、教室光线等。
2)差异律: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的知觉规律。3)活动律:
活动对象更容易被我们感知。多采用活动教具、模型或视听传媒。4)组合律:
感知对象时空上接近、形态上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教学中直观材料和教学内容在时空上有意义或有规律,便于学生整体知觉。板书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5)对比律:
在性质或强度上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他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能是学生对他们的差异感知更清晰,从而提供感知效果。
3)列举三个说明感知组合律的例子。(07简答)
答: 事物的组合可分为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空间上的组合是指在视觉刺激物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状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感知的对象。
例如,游行队伍在前进时,各单位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使观礼者便于区别;又如我们记笔记时,章与章、节与节之间,重要的标题与其他词句之间都留出一定的空行,也是为了要在距离上显出差异,以便日后查阅时一目了然。时间上的组合是指听觉刺激物各部分“时距”的接近,它们也能使我们分出感知的对象。如,我们听别人唱歌或说话,能一句一句地去感知它,一般来讲,这是因为一句句话的各个词之间时距较近,而各句话之间时距较远的缘故。
电报员接收发报“嘟,嘟,嘟……”就是以时距差异来感知对方的发报。
24. 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1)正例:
肯定例证,包括知识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否定例证,不包括或者只包括极少部分知识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知识的正例传递了有利于概括的信息,而反例则传递了有利于辨别的信息。(2) 提供丰富的变式: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
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闭卷。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 学 与 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心理发展 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3.消极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
2 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 心理动力 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心理学也叫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 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 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冯特 德 1879,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其成...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
1 选择或填空。1.学习的规律有准备律 效果律和练习律 2.强化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3.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交互决定论 4.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三方面含义 a.基本 b.结构 c.科学家对这门学科的发现 探索的态度和方法 5.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辨别 假设 验证和概括的过程。6.程序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