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14题

发布 2022-10-19 13:36:28 阅读 4970

教育心理学。

1、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原则。

1)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规律。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性原则。

2、 教师威信的形成。

1)高尚的道德品质。

2)和学生保持亲密关系。

3)仪表、作风。

4)第一印象。

5)严格要求自己。自我批评。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定义:关于认知发展的一种理论。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2)知识观。

3)学习观。

4)学生观。

4、学习动机激发。

1)启发式教育。

2)控制动机水平。u型。

3)奖惩。4)组织学习竞赛。

5、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

1)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2)精选教材。

3)合理编排教材。

4)设计教学程序。

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6、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思维过度。

2)常规思维发展同时-创造性思维发展。

3)思维的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次认知。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7、怎样复习?

1)复习时间得当,及时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时间短,次数多);集中复习(时间长,次数少)

3)复习次数要适宜。150%

8、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逻辑记忆能力显著提高(把所学东西纳入自己已经掌握经验体系当中)

2)各种记忆品质全面发展(敏捷性、精确性、持久性)

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9、知识的心理学分类系统p126

广义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

10、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时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的确可以提高他们成绩)

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5)按程序性教学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11、大学生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1)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2)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3)自我概念的变化(概念丰富性、完整性、稳定性)

1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3)系统的开放性。

4)观念的自主性。

1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能较好适应现实社会。

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4)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5)合理的行为。

6)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14、命题的一般原则。

1)试题符合测试的目的。

2)内容抽取具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多种多样。

4)文句简明扼要。

5)答案正确可靠。

6)测题应彼此独立(不应包含答案的提示)

高等教育心理学题

1 选择或填空。1.学习的规律有准备律 效果律和练习律 2.强化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3.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交互决定论 4.学科的基本结构有三方面含义 a.基本 b.结构 c.科学家对这门学科的发现 探索的态度和方法 5.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辨别 假设 验证和概括的过程。6.程序性知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闭卷。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 学 与 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心理发展 是指心理活动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3.消极强化 当有机体自发做出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