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00:45:28 阅读 9291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威来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的行为。

3.教学风格: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部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5.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7.学习动机:它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8.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它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

10.自我意识:是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自身及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它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11.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或者答: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这样的目标:1。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2。促进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3。学习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

学习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态度;5。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6。为将来的工作做充分的准备。

)12.教师期望效应:教师若喜欢学生,对他们抱有一定的期望,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而这些学生也就容易取得老师期望的效果。

反之想法。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即是罗森塔尔效应。

13.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能力。

14.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感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价等特征。

15.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6.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他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17.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18.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由四个成分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9.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动态角度说,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角度说,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

20心理健康: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

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二、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答: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任务: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

2.教师角色的作用。

答: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其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风格、人格特征、举止言行以及教育期望等方面。

2.简述你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答:“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他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

所以,广义的教师角色是指从普遍的、泛化的角度来说明教师是什么,狭义说则是从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来解释教师是什么。由于教育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可以将它划分为: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2)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3)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4)榜样、模范公民角色;(5)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6)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 从以上对教角色及行为的分类描述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多种作用和功能。

但是总的说来,教师的角色功能都是为了完成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3.简述学习的作用。

答: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学习史。

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获取知识,即通过一定形式合一定时间的学习活动,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人从“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

(2)发展智能,人们通过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的智力合能力。(3)提高素质,学习在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4.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答: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1.

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①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2.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答: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学习动机引起和推动的,具体来说,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以下功能:首先,激活功能,即唤起和引发学生学习行为。

其次,指向功能,指学生在学习动机作用下,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导向某一特定目标。最后,强化功能,是指人的活动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对自己后继的学习进行调整。

6.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答:问题解决的影响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

个体解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情绪与动机。积极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

(3)对问题情境的知觉。问题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4)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他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5)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的解决问题。

(6)原型启发。其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具有很大作用。

7.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答: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大类:(1)认知因素①智商。

高智商很有创造力,反之。②领域知识。创造力一般都要有一定的领域知识作为背景。

③策略性知识。2)人格因素①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②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

③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以上都是有助于创造力的发挥。

8.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答:(1) 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3)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

9.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

答:他认为,个体的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转化的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2)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

(3)第三阶段是社会阶段的内化。

二、简答题。

10.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答: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组成部分组成。

(1)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中的是非、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2)道德情感。

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3)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4)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11.试述自我意识发展。

答: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经过20多年的时间。它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1)自我中心期。(2)社会自我发展期。(3)心理自我发展期。

12.试述自我意识的功能。

答:(1)提高认识水平;(2)丰富感情世界;(3)发展意志能力;(4)促进道德形成;

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

答:人际交往有五种功能:(1)信息交流功能;(2)促进发展功能;(3)协调整合功能;(4)自我认识功能;(5)心理保健功能。

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答: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包括:(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

15.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答:(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观念的自主性;(3)交往内容的丰富性;(4)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16.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答:(1)大学生交往自卑及调适;(2)大学生交往孤独及调适;(3)大学生交往嫉妒及调适;(4)大学生交往恐惧及调适。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