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个体心理系统。
心理动力-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状态:注意。
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体心理与行为。
人的心理是头脑中的精神活动,行为是有机体的外在反应系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则是用来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是能为个体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个性与共性。
二. 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介绍。
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揭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四. 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职业威信。
教师的人格威信。
五. 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智力。
1. 敏锐的观察力。
2. 准确的记忆力。
3. 丰富的想象力。
4. 优良的思维品质。
5. 注意分配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
1.全面掌握与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4.因材施教的能力。
5.教学监控能力。
6. 自我鉴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
7. 教育科研能力。
8. 教育机智。
六. 教师的三种教学水平。
尝试式教学。
因循式教学。
策略式教学。
怎样从尝试式教学发展到策略式教学?p19
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 学习的涵义。
学习的心理实质:变化、相对持久的、由经验引起的。
学习涵义的四个层次:动物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学生知识的学习。
二.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三. 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
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四.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
尝试-错误说。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五.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六.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主动的学习。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直觉思维。发现学习。
七.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的实质-客观。
主观:原有的认知结构。
主动地联系。
新旧知识发生作用。
意义学习的条件。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学生观。
学习观。第三章知识的学习过程。
一. 知识学习过程的基本阶段。
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关系。
知识的学习需经历四个阶段:
感知-教材直观。
理解―理解就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促进理解效果提高的主要措施。
保持―遗忘曲线。
提高保持效果的的效策略。
迁移与应用-应用的基本环节。
二. 教材直观类型。
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三.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 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
2. 常规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共同发展。
3. 思维的元认知能力发展。
四. 促进理解效果提高的主要措施。
1. 丰富感性材料。
2. 通过变式与比较。
3. 知识的系统化。
五. 遗忘曲线。
六. 提高保持效果的的效策略 p55
1. 记忆状态调节策略。
2. 记忆编码策略。
3. 记忆保持策略。
4. 回忆策略。
七. 知识应用的基本环节 p。65
第四章技能的形成。
一. 技能形成的阶段及其特点 p69
阶段:1. 局部动作阶段。
2. 整套动作阶段。
3. 协调完善阶段。
特征:1. 从活动结构的改变来看。
2. 从活动的速度与品质来看。
3. 从活动的调节来看。
二. 高原现象 p,71
三. 有效练习的基本条件 p73-75
四. 元认知的涵义及其构成。
定义:对自己认知的认知。
构成: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监控。
五. 学习策略及其训练 p.80
第五章品德的形成。
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知、情、意、行)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1. 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
2. 道德认识的形成
3. 道德情感的激发。
4. 道德信念的确立。
5. 道德意志的锻炼。
6. 道德行为的训练。
三. “意义障碍”及其预防 p86
四. 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皮亚杰柯尔伯格。
1. 从他律到自律。
2. 从效果到动机。
3. 从对人到对己。
4. 从片面到全面。
五. 道德情感的种类。
直觉的情感体验。
想象的情感体验。
论理的情感体验。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一. 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其构成。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学习动机的构成:
要求-外压力。
目标-吸引力。
需要-内驱力。
二.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成就动机-认知的内驱力:以求知为目标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赢得地位和受到尊重。
附属的内驱力:得到长者的赞许与认可。
三.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p105
四. 学习动机激发的主要措施。
一) 明确具体目的与知识的具体意义。
二)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三)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四) 开展竞赛。
五) 利用反馈。
六) 正确评价。
第七章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 能力及其种类。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能力的种类:
1.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 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
3. 认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1. 语言智力。
2. 逻辑数学智力。
3. 空间智力。
4. **智力。
5. 身体运动智力。
6. 人际关系智力。
7. 自我内省的智力。
8. 观察自然的智力。
三. 能力的个别差异。
1. 能力的类型差异。
2. 能力的水平差异。
3. 能力的早晚差异。
四. 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中的心理特征。
五. 性格的结构及其特点。
一) 性格的结构。
1. 性格的态度特征-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
对自己的态度。
2. 性格的意志特征。
3. 性格的情绪特征。
4. 性格的理智特征。
二) 性格结构的特征。
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与可塑性。
六. 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七. 性格的形成 p134-135
生活环境。实践活动。
自我教育。八.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八章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一. 群体、集体的特征。
1. 群体: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群。
特征:是一群人 x=n*(n-1)/2
n:人数 x:人际关系数。
有共同的需要与目标。
有一定的结构。
有共同的规范与心理倾向。
2. 集体:一般群体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殊形态。
特征:p146
二. 社会助长作用。
群体情境使个体作业增质增量的现象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影响因素:1. 他人评价因素(权威、领导、陌生人、异性等等)
2. 主体认知因素。
3. 年龄因素。
4. 人格因素。
三. 从众现象。
个人在群体的下,在心理与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叫从众。
从众的原因:缺乏信息、害怕偏离。
影响从众的因素:
1. 群体意见一致。
2. 群体的大小。
3. 群体的凝聚力。
4. 个体的人格。
四. 了解人际关系的方法。
1. 投射技术法。
2. 社会测量法。
五. 集体的**、规范与凝聚性。
六. 皮格马利翁效应。
如何应用:1. 增强角色期望的清晰度。
2. 增强个体的被尊重感。
3. 改善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期望)
4. 提高个体的追求水平。
七.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p165
八. 人际关系发展阶段 p167
九. 人际交往的原则 p168
一十.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169
第一印象与印象整饰。
第九章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主要成分。
对自己的意识。
主要成分:从内容上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从形式上看: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节。
从自我观念上看:现实自我、投射自我与理想自我。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p174-178
分化、矛盾、统。
一、转化与稳定。
三.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p179
四.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
第一十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p191
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患 p193-6
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入学适应。
2. 学习心理。
3. 人际交往心理。
4. 恋爱与性心理。
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复习笔记。注 考试题型 客观题20分 其中单选题 10题10分 判断题 10题10分 简答题60分 10题 论述题20分 2题 1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情绪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简记 知情意 p2 2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为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华生 斯金纳 人本主...
高等教育心理学
3 斯金纳 强化说。基本学习观 学习是有机体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建立,形成情境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从而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s r联结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强化的种类 正强化负强化。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强化 使行为出现的机率增加。阳性强化 行为伴随喜爱的刺激出现阴性强化 行为伴随讨厌的刺激解除惩罚...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简略。1 1.简论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p32 34 1 促进教改,改善和提高师资水平 2 改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 提高,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 4 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2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31 32 1 学生的心理特点 2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研究 3 德育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