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现象包括: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行为。
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一、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有条件反射:。
二、 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钠 :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意识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使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
意识:能够察觉得到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包含个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并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会导致精神疾病发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量法。
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1、什么是注意:注意的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2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4、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这就是无意注意。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等。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成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开始时人们偶然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通过时间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便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中活动,并克服一定的困难,坚持对活动的注意。
这时无意注意就转化为有意注意了。
六、无意识。
先后出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无意识理论:一是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二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三是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的无意识理论包括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个人无意识:外在经验的产物,是个人生活的印记。指那些个体生活中被遗忘的精神内容。个体无意识的深层是腺体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超个人的普遍的无所不在的精神深层。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2.社会知觉3.错误知觉。
1.感觉规律:(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原刺激量,△i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同一感觉之间的作用。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糖后喝白开水觉得淡淡的。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a、联觉。b、补偿。
知觉的特征与规律。
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八、记忆。记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其中编码是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记忆三种系统分类。
1)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起的干扰作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看出,识记过的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发生遗忘,这种遗忘在识记后短时间内速度很快,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亦趋于稳定下降。这说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一)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高级的认识活动过程。
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或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分类(概念)
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知道)
1)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3、根据思维过程是否有明确的清晰的意识分类。
1)直觉思维;(2)分析思维;
定势:心向,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情感的作用(记住):适应环境、调控认知和行为、传递信息、影响身心。
意志:意识的能动作用,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客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品质。1. 自觉性、定性、断性、制力。
意志行动的抱负水平:个体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就目标。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信心、个体成败经验。
十。二、挫折。
一)概念: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人抱负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紧张状态和情绪状态。
二)挫折可能引发的个体情绪和行为变化。
1.攻击 2.固着3.冷漠 4.退化。
三)挫折的适应(重点)
消极适应——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1) 合理化作用、投射作用、压抑作用、否定作用、反向作用、认同作用。
四)常见的积极适应方式。
1.理智的压抑 2.升华3.补偿4.幽默5.合理宣泄6.认知改组。
十。六、需要。
二)p149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仔细理解)基本要点:
1 )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不能孤立地、不分主次地研究人类的需要。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自尊需要4归属和爱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当一种需要要被平息,另一种更高级的需要就会出现,转而支配意识生活,并成为行为组织的中心,而那些已经满足需要不再是积极的推动力了。人是永远有所需求的动物。
2)人类的需要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存在,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得满足,个体即出现疾病或危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都能自我实现。
动机的功能:
1. 激发功能:能激发起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2. 指向功能: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对象。
3. 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者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概念(动机、内驱力、诱因)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倾向或动力,引起动机必须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内驱力:是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内驱力的基础。当机体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需要时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便遭到破坏。
诱因: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心理学复习重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概念 例子。条件反射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望梅止渴 谈梅生津。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通过遗传而来的本能反射。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性反射。2 马斯洛的5个需求层次。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心理学 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反射 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第一信号系统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个体心理学 1,心理过程 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 2,心...
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掌握名词。23 无意注意 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有目的性,又不需要作较大努力的注意,叫有意后注意。30 直觉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问题 新事物和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