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布 2022-10-16 22:55:28 阅读 1732

第一章:绪论。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 认识过程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学活动过程。

3. 2023年,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 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

1. 注意的品质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 注意范围的定义:注意的范围又叫做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客体的数量。

3. 注意转移的定义: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个对象,或者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上去。

4. 教师在讲课时常在讲台上走动,说话的声音时快时慢,抑扬顿挫,有时会突然停顿,这些变化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5.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明确目标任务、间接兴趣、组织活动的习惯、意志品质。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 感觉指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2. 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受阈(yu)限来度量的。

3. 绝对感觉阈限就是指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4. “入芝兰之室,久耳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一种感觉适应。

5.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6. 后像指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

7. 定式(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第五章:记忆。

1. 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 短时记忆是指保持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加减2。

3.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形式主要有:类别集群、联想群体、主观组织、心像化。

4. 怎样进行科学的复习:复习要及时、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用脑卫生。

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放缓。

6. 过度学习达到150%,效果最为经济合理。

7. 遗忘的原因:干扰说、消退说、动机遗忘说、提取失败理论。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1. 学前儿童的行为主要是形象思维。例如:让三四岁儿童进行加减法,虽然也能计算出3+2=5,但实际上是凭借头脑中两块糖和三块糖的实物表象相加计算出来的。

2.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思维,是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或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自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3. 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的相关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

4. 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知觉情境的影响、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情绪和动机状态、原型启发、人际关系。

5.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

6.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他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7.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8. 《阿q正传》里的阿q就是一种创造想象。

9. 想象的形成方式: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10. 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新颖的、独创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的思维。

11.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创造意识、推理能力、变通能力、灵感、机智。

第七章:情绪与动机。

1.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都是心境的表现和写照。

2. 应激是指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3.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和动力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感染功能。

4. 调节功能表现在情绪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们行为的发生、强度和对象。

5. 调节情绪的方法:理智调节、转移调节、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幽默调节、身心放松调节、自然陶冶调节、颜色调节、**调节、寻求帮助、热爱学习和工作。

6. 动机是指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特定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些需要分为五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8.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

第八章:意志。

1. 当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必须从中做出抉择时,就会产生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2.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第九章:人格。

1. 人格的基本特征: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2. 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童年的早期经验、自然物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

3. 气质指个人相对稳定的心里动力特征,为每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的色彩。

4. 气质不同于能力和性格,他较多地受到神经系统先天特性的影响,因而具有先天性。

心理学考试重点

冯特 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精神分析学派由弗洛伊德创立。行为主义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 心理学论坛 上发表了题为 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的 正式举起了行为主义的大旗。人本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客观性原则 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

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现,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时,心理学开始有了自己的体系,科学事实和研究方法,心理学才从哲学的怀抱里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3 心理的实质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现象具有...

心理学考试重点

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1879年,德国冯特,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著作 生理心理学原则 注意 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又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有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