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布 2022-10-16 23:00:28 阅读 9846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1、个体心理。

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历程,操作程序。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绪情感过程:如喜、怒、哀、惧。

意志过程:如作出决定、执行决定。

2)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状况和相对稳定的性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心理状态基本可分为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

意识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能清楚觉知的状态。包括觉醒、注意、应激等不同的水平。

无意识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能清楚觉知,通常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状态。

3)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个体身上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包括: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人是社会的动物,总会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种种社会关系,接受相互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现象包括:

个体社会心理:如从众、社会促进等。

群体社会心理:如人际关系、凝聚力、群体氛围等。

大众社会心理:如时尚、流行、**、风俗等。

1、行为的概念。

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运动、活动和动作构成。

2、反应的形式。

生理变化。躯体运动。

言语活动。1)心理与行为的区别。

心理:是内隐的、主观的精神现象。

行为:是外显的、客观的物质现象。

2)心理与行为的联系。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因此心理支配行为。

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心理学有其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德)艾宾浩斯。

标志: 2024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一)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1)研究对象:意识。

2)研究方法:内省法。

3)研究任务:分析心理经验的结构,寻找心理的元素。认为心理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感情三类。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道德性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这是指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有目共睹、有耳共听的。

其他的人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也可以观察到,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得到共证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所谓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二)系统性原则。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三)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研究者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四)教育性原则。

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认识能力较差,而且善于模仿,研究者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所以以人为对象进行心理研究时,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被试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可以即时即地观察与记录被观察者的心理与行为。

能收集到被观察者不能或不便直接报告的资料。

能获取被观察者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表现。

无需被观察者专门配合,便于实施。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以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间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分为:口头调查(访谈法)

书三)测验法。

面调查(问卷法)

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四)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实验者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考察此种变量对其它变量产生的影响,从而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一、心理与教育的辨证关系。

一)学生的心理是教育依据的背景与前提。

二)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三)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育实践丰富和深化着心理学研究。

二、心理学的教育作用。

一)测量与描述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

二)解释与说明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

三)**与控制教育主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

唯心主义把心理、意识看成是至高无上的,虚无缥渺的东西,它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第一性的,心理意识决定着物质,是物质的本源;而一切物质都是第二性的,是由心理派生的,是心理的产物。

唯心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存在于世界之外的“绝对观念”或“宇宙精神”决定的,都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绝对观念”的产物。

今天,信仰“上帝”、“天主”或“神”,都是这种唯心主义的变种。

2.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心是世界上万物的主宰,客观事物都是由个人的感觉、思维,即心理决定的,是心理的产物。

人的心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从物种发展史也可看出,心理现象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神经系统的发展而发展的。

2、从个体发育过程来看,人的心理是随着脑的发育而逐渐发展的。

3、从临床研究成果来看,人的某种心理活动与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密不可分割。

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

动物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大脑日益复杂、完善,其心理水平也不断提高,依次经历了感应阶段、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最后达思维萌芽阶段。 由此可见,心理水平受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发展水平的制约,神经系统越复杂, 心理水平越高。

从感觉阶段发展到表象阶段,从形象思维阶段发展到抽象思维阶段,从受外部控制发展到自我内部控制。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主要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每个神经元在结构上是独立的。一个神经元的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通过突触而实现的。

根据结构和机能的不同,可将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1.周围神经系统。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象网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分,担负着传入与传出信息的联络工作。

低级中枢。低级中枢主要包括脊髓、脑干、间脑和小脑四部分。

高级中枢。心理和行为的最高级的调节者---大脑皮层。包括三沟:

**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四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六区域---躯体感觉区、躯体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嗅觉区和言语区(包括书写中枢、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和言语视觉中枢)。

1.兴奋是神经细胞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进而引起或加强相应器官、腺体、肌肉的反应活动。

2.抑制是神经细胞由活动状态转向静止状态,进而压抑或减弱相应器官、腺体、肌肉的反应活动。

1.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当大脑皮层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散布开来,这种现象叫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过程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扩散下去,而是朝着原发点回拢起来,这种现象叫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兴奋或抑制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引起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增强的现象。根据性质可分为正诱导、负诱导。

正诱导是抑制过程导致兴奋过程的加强的诱导,如婴儿睡觉前“闹觉”;负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导致抑制过程的加强,如正集中注意力阅读,进来一个人也不知道,为负诱导的例子。

兴奋或抑制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引起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神经过程增强的现象。根据性质可分为正诱导、负诱导。

正诱导是抑制过程导致兴奋过程的加强的诱导,如婴儿睡觉前“闹觉”;负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导致抑制过程的加强,如正集中注意力阅读,进来一个人也不知道,为负诱导的例子。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积极、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按其反映的内容来说是客观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外界事物和现象,是由外界事物决定的,同时又是通过脑的神经过程实现的,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它又是主观的,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个人或主体进行的,是通过主体已有的主观世界为中介,进行加工折射而产生的,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一方面表现在能动地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表现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善着人类本身。

一)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唯一标准。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能动的,并且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和表现,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检验的。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通过感觉才可以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

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2024年进行的。

知觉的概念。

人对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的反映就是知觉。

感知觉的关系。

共同之处: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头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都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的感官所及的范围之内消失时,感知也就停止了。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区别: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感觉只需个别器官的活动,知觉需各种感官共同的活动。

心理学复习重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概念 例子。条件反射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望梅止渴 谈梅生津。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通过遗传而来的本能反射。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性反射。2 马斯洛的5个需求层次。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心理学 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反射 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第一信号系统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个体心理学 1,心理过程 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 2,心...

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掌握名词。23 无意注意 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有目的性,又不需要作较大努力的注意,叫有意后注意。30 直觉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问题 新事物和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