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人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反映。
无意识:个体未曾察觉到得心里活动过程,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实验法:有目的地创设、改变和控制某些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
测试法: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对人的态度(行为倾向)加以确定,通过人的态度的数量指标推测人的心理特点。
认识心理学:收到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影响,把人脑看做是物理符号的系统,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即信息加工过程,认识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储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感觉神经元:也叫传入神经元,它们接受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中枢神经。
突触:由于各种神经元之间无细胞连接,它们之间的联系,只靠彼此接触,即通过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或胞体与另一个神经元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的传递而神经元之间接触部位称为突触。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形状、距离、立体和方位等知觉。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的电位变化,它代表着神经兴奋的状态。
条件反射:是有机体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动物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知觉整体性;当刺激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够反映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奖物质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联系和关系,整合为一个整体,生成对该物质的完整映像。
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觉。
适应(感觉适应):指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观察力: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作记忆:是以操作过的动作,运动,活动的内容的记忆,是形象记忆的特殊形式。
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1分钟内的记忆。
内隐记忆: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得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事也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表象:(记忆表象):是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表现出来的形象。
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根绝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概括:是在人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识活动和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功能固着:是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有以后主义:是指实现有预定母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主义。
注意的分配:根据任务要求,在人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分散:只在需要集中注意时,因受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又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所要注意的对象。
心境:是一种使人整体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笑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情绪智力:用来表示情绪和理智结合起来对事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作用。
道德感:根据道德的社会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激情:是一种暴风雨般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自卑:自我评价过低,总是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担心自己笨拙,这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
意志: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按目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趋避式冲突: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极有吸引又有排斥力的目标,即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它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过程。
挫折:指人们在意志行为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导致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是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情境时解脱烦恼,减轻紧张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一中不平衡态,是个体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个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某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行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地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判断,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生的作用。
自我实现:智力:也就是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创造能力:利用已知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通过长期观察他人的示范行为,而逐渐形成的对事物作出相仿反应的能力。
比率智商:简称智商,是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儿童心理年龄(智力年龄)与他的实际年龄的比率。
离差智商:就是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特征的有规律结合。
气质eas理论:气质是人格的一部分,是指那些在生命第一年就出现、持续终生并得益于遗传的人格特点。
多血质: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思维灵活,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敢轻易表露且体验不深,易适应坏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
粘液质:安静沉稳,喜欢沉思,反应缓慢,灵活性不足,比较刻板,主义稳定,不易习惯新坏境、新工作,情绪不易外露,善于忍耐,坚韧,觉有内倾性。
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智力活动具有极大地灵活性,直率热情,表里如一,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有顽强拼劲和果断性,但缺乏耐心,整个心里过程笼罩在迅速而突变的色彩,具有外倾性。
如何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答:1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人既是自然的实体,又是社会的实体。2性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说明心理过程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答: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就是指由表及里有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常常是无动于衷的、总是根据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意志过程指未了满足需要,在一定动机激励下自觉确定目标,克服内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它们间的关系是三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实验法、观察法各有哪些特点?答:实验法:
1研究者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引起、控制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不需要消极等待它的发生。2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偶然因素的干扰,排除一切与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无关因素的影响,是研究过程保持正常的、稳定的状态。3实验者可以控制、改变各种条件,多次重复进行同一类似的实验,实验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如何理解人类心里的实质?答:首先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活动直接相联系的是脑,脑是一切智慧和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其次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内容的源泉,说明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答:主要结构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细胞体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构成,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中心,具有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功能,树突是从细胞体周围发出的分支,短而密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是从细胞体发出一根很好的分支,具有传到神经冲动,可将冲动传递给另一神经元或所支配的细胞。
什么是反射?简要说明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答:
发射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具有规律性的反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说明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及规律?答: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或加强联系的神经过程。抑制过程是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减弱或停止相联系的神经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两大基本规律,首先、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扩散和集中的规律。
当兴奋与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热时,倾向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则倾向于集中,在一般情况下国三的速度比集中的速度快。其次、兴奋与抑制的过程相互诱导规律,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称为相互诱导。
说明大脑皮层的主要分区和功能?答:1感觉区:
接受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神经冲突,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加工,2运动区:发出动作指令,支配调节身体的姿势,位置及身体各部的运动,3语言区:主管语言活动的神经中枢,4联合区:
它和各种高级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不接受任何感受信息的直接输入,也很少直接支配身体的运动,主要功能是对信息的整合加工,信息的加工的该机阶段大都在联合区发生。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于联系?答:区别:
1感觉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活动,是以心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心理过程,而知觉是心理活动,是加入了个体主观因素的较复杂的心理过程,2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而知觉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相通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感觉,但却引起不同的知觉,3分析器是产生感觉、知觉的生理基础,4经验在感觉与知觉中起的作用不同。联系:1两者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器官的刺激物的反映,2感觉与知觉间是连续的,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存在为前提,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3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通常两者是融为一体。合称为感知觉。
说明感受性变化的形式?答:1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2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强度和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后像:感觉刺激停止后,感觉的印象留一段时间的现象4感觉的空间积累和空间融合,5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作用。6感觉的补偿。
说明知觉的基本特性?答:一、知觉的选择性、人对外来信息进行优先选择而做出进一步加工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从背影中优先分出对象的过程。
二、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三、知觉的整体性。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的反映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与联系;四、只觉得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表象的特点与功能?答:特点1表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
2表象具有概括性。3表象具有可操作性。功能:
1表象是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桥梁,2表象是人理解知识信息的重要条件,3表象是想象的基础,4表象对人类实践活动有重要作用。
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答:1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在大脑皮层兴奋水平最佳的时间记忆学习内容,效果最佳2识忆的目的任务,目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者认识活动的方向性越强,组织计划识记活动就越实际,效果最好3识记的方法。
心理学复习重点
1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概念 例子。条件反射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望梅止渴 谈梅生津。非条件反射 是人和动物通过遗传而来的本能反射。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 性反射。2 马斯洛的5个需求层次。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
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心理学 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的科学。反射 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第一信号系统 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个体心理学 1,心理过程 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 2,心...
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掌握名词。23 无意注意 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 有目的性,又不需要作较大努力的注意,叫有意后注意。30 直觉 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问题 新事物和新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