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发展规律:1. 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后裔阶段总以前一阶段为基础。阶段性,一般分为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6-11),少年期(11-14),青年期(14-25),成年期(25-55),老年前期(55-65),老年期(65+)。2.
方向性和顺序性:方向性体现的是从量变到质变,低级到高级的规律。顺序性发展是不可逆的3.
差异性:与遗传素质不同有关,但主要是后天环境、教育影响和个体在外界影响下的主观能动不同造成的(大器晚成与聪明早慧)4. 不均衡性:
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不均衡(关键期)
心理学家贡献:1.冯特(构造主义)2024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实验手段研究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2.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3.
华生是行为主义代表,反对研究虚无的意识,主张研究可以观察的动物行为。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无意识和泛性论 5.奈瑟——美国《认知心理学》于2024年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独立。6.
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顿悟实验—黑猩猩)7.人本主义(第三势力):
马斯洛,罗杰斯。自我实现和以人为本。
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人一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着某种危机或冲突,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危机化解的过程。具体每个阶段和阶段冲突:
1. 婴儿期(0-1.5)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基本信任超过不信任形成“希望”的美德;2.
儿童/幼儿期(1.5-3)自主与害羞怀疑冲突,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形成意志的美德;3. 学龄初期(3-5)主动对内疚的冲突,自主性胜过内疚形成“目的”美德;4.
学龄期(6-12)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勤奋感胜过自卑形成“能力”美德;5. 青春期(12-18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积极的同一性形成“忠诚”美德;6. 成年早期(18-25)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亲密能力胜过孤立形成“爱”的美德;7.
成年期(25-65)生育对停滞的冲突,繁殖比率比停滞高,“关心”的美德;8. 成熟/成年晚期65+ 自我完整和绝望期冲突,回顾一生感到自己度过的是丰足、有创建的和幸福的人生的人,才具有一种圆满感和满足感,才不惧怕死亡。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他认为1.人类心理机能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的制约。
2.个体通过语言、符号作为心理工具来实现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转化。3.
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他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观念:1.
最近发展区(zpd):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有指导情况下所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3.
学习的最佳期限(狼孩的例子)
桑代克的贡献:1. 2024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阐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称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对学习心理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学习的“试误说”,并提出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提出了迁移理论的共同要素说。
学习高教心理学的意义:1.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2有助于教师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3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4有助于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从认知特征看,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2从情绪特征看,当代大学生情感强烈积极乐观;3从人格特征看,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渴望关注;4从信仰追求看,当代大学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5从人际交往看,当代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6从恋爱与性观念来看,当代大学生渴望和正视爱情,性态度呈现出开放性特征。
心理健康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善和谐;7智力正常(认知正常,观点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2.学习方面(课程内容满意度,学习价值多以自我为主,学习投入时间较少)3.心理危机;4.恋爱与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全体性;主体性;差异性;预防、调治和发展相结合。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
促进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全面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树立学习榜样;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斯滕伯格):1拥有丰富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并能够有效运用;2 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3 有很强的洞察力,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俞国良):1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2具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够平衡自我与环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能真实地感受内心情绪体验,并恰当地控制和表达情绪。
教师职业倦怠表现: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社会层面:
全社会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为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育行政部门理解教师的苦衷,多办实事;成立教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了解教师心理健康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帮助教师并对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相关培训。全社会成员都应关心、理解、支持、配合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2.
学校层面: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环境;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3.
个人层面: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了解并接纳自己;悦纳、善待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调控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休闲和放松。
学习指的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广义上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狭义的学习就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由疲劳、药物和成熟引起的不是学习,选择题:与本能或先天性行为区别)
大学的学习特点:1.自主性:
大学为学生学习提高了学习条件,图书馆、实验室、课外科研活动等。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教学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修课,阅读书籍,制定学习计划,采用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体现出较大自主性。
同时,课堂讲授减少,自学时间增加,要求大学生善于自觉主动学习,开展自主学习,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夯实基础知识,掌握专门知识,成为某学科领域专门人才。2.专业性:
是指专业化专门化,强调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职能上看,大学为将学生培养成各行业所需人才,大学生从入学就有了职业定向,经过学习培养,逐渐成为高级专门人才。3.
多样性:大学教学安排内容广,课程多,难度大。除开设专业课外,一般还有职业生涯规划,形势与政策,国防与军事,传统文化类课程等。
虽然课堂教学是主要形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得知识。同时大学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占有很大比重。通过自学,讨论,学术讲座,第二课堂等活动获取指,通过实现实习,社会实践和科研等实践性环节锻炼技能,这些都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途径。
4.探索性:大学教学内容往往不提供确定结论的论述,而是介绍各派理论观点和最新学术发展动向方面的知识,教师告诉学生悬而未决的现实问题和未找到满意答案的理论问题供学生思考,引起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
表明大学课堂具有探索和研究性质。教学目的从记忆和正确再现向综合分析,探索寻找答案,形成个人见解转变。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由此,教育可以塑造、强化学生合适行为,矫治、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者看成是对环境中的条件作出反应的人,不需要担负起积极主动责任的被动者。1.学习发生过程:
华生:学习就是重复、强化刺激——反应联结。桑代克:
以“情境”代替“刺激”,融进了主观因素。强调多奖励,少惩罚。斯金纳:
提出学习历程分两种:应答型条件作用、操作型条件作用。华生支持前者,斯金纳支持后者。
认为学习是“刺激”,经验是“反应”。经验越丰富,越发增加好奇,强化学习。班都拉:
提出“观察学习理论”。学习不一定都是直接经验学习,榜样的作用,替代强化。2.
影响学习的因素:表面上——强化、学习者、情景;实质上——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行为的后果。
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摒弃人与动物等同,关注人类复杂认知;否认“刺激—反应”联结,注重中间过程否定学习的被动反应,强调主动形成认知结构。1.学习的发生过程:
苛勒:学习“顿悟”说。学习是组织、构造完形,不是简单“联结”;学习是“顿悟”,不是尝试错误;重视刺激—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是旧结构的改组、新结构的形成。
托尔曼:将s—r,改为s—o--r,学习是有目的的活动,重视对环境、条件的认知。布鲁纳:
学习是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强调发现学习,注重积极主动性。奥苏贝尔:学习是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动态重组,不断同化、丰富的过程。
学生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主动参与、新旧联系,重视知识内在逻辑。加涅:
学习是外部信息转入内部,内部加工以作业形式输出的过程。教育是外部条件,关键是有效利用学生的内部条件。2.
影响学习的因素:(1)环境条件,(2)示范、矫正、反馈、强化、惩罚在学习的作用,(3)更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材料的特点。(4)学习动机:
a.认知内驱力:就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
b.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c.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把学习或工作做好的需要。
(三种内驱力会出选择题)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简单纯粹反应,而是一种解释、假设、假说,随着追求真理的推进,对现实的认识不断变革、升华、改写。具体解决问题时,再加工、再创造。
知识获得是学生盘活资源,有选择知觉外部信息,有意义建构过程。由于主客观的差异,学习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效果。1.
学习发生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主动性,主观经验对客观知识的不同建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
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二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2.影响学习的因素:
a.情境(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b.协作(师生,生生之间)c.
会话(重要手段)d.意义建构(最终目标)
心理学重点
2 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知识点 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分析 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2 2 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知识点 涉及师生交往分析 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2 ...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一 什么是心理和心理学?心理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也有心理,只是人具有更高级与复杂的心理而。已。心理学 关于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二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其他心理过...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1.有效教学 2.创造性教学 3.反思性教学 4.优秀教师成长需经历那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教师劳动的特点 7.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 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意识调节与支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