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a

发布 2022-10-16 21:47:28 阅读 3700

第一章人的心理和心理学。

简答: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简答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方法。

答:(1)观察法。从时间分,有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从内容分,有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2)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分为谈话和问卷。

(4)心理测试法。分为智力测试、人格测试、兴趣测试、学习诊断测试和心理健康测试。

(5)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心里的神经生理机制。

名词解释。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它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形成的。

简答题。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答: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诱导分为(1)正诱导(2)负诱导(3)同时性诱导(4)继时性诱导。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名词解释。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简答题。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答:(一)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首先,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好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即感性认识),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另外,感觉和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首先,二者在感觉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说明观察与感知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见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

主要的区别:

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所指引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只是在分析器的综合活动中体现了思维和语言的作用。所以,观察比知觉更具有理解性。

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的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答: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第二,对象的活动性。

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

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答: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综合应用题。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需要自己扩张)

答: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其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再次,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品质。

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第四章记忆。

简答题。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

答: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2.减少前后虚席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

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系列位置效应。

4.注意科学用脑。

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答: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用两千多个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以自己为被试,用节省法测量了遗忘的进程。

他把材料完全熟记之后,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将重新学习这些资料,结果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简述如何进行复习。

答:首先,复习要及时,多次进行。

其次,复习要多样化。要把看、听、写、读、思结合起来;让不同性质的资料交叉复习。

第三,要正确运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简述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答:(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

(二)适当超额学习。

(三)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干扰。

(四)正确组织复习。

综合应用题。

试述中小学生记忆力能力的培养(需要自己扩张)

答:(一)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二)培养学生对记忆内容的兴趣。

(三)加强对记忆材料的理解。

(四)对记忆材料的充分应用。

(五)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

(六)交给同学科学的记忆方法。

(七)科学用脑、合理用脑。

(八)树立记忆的信心。

第五章思维和想象。

名词解释。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简介的概括的认识。

求异思维:也叫发散思维,是对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简答题。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良好的思维品质,有以下四个基本标准:

(一)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二)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三)思维的逻辑性。

(四)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答:创造性思维过程,主要包括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两大阶段。

(一)发现新问题。

1.提出新问题。

2.明确新问题。

(二)解决新问题。

1.准备阶段。

2.孕育阶段。

3.豁然开朗阶段。

4.检验假设阶段。

简述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人格特征。

答: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综合应用题。

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自己扩展)

答:(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

(二)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思维活动。

(三)提高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思维策略。

(四)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五)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七)要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品质。

(八)提供创造性活动条件,让学生大胆创造。

试述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需要自己扩展)

答:(一)创造动机强度的影响。

(二)知觉情境的影响。

(三)思维定势的影响。

(四)功能固着的影响。

(五)解决问题策略的影响。

(六)已有知识的影响。

(七)人格的影响。

第六章注意。

名词解释。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简述无意注意的形成规律。

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来自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主体的内部状态。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的强度 2.刺激物的对比 3.刺激物的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主体身体的状态:1.需要和兴趣 2.情绪状态 3.知识经验 4.期待的作用。

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有哪些。

答:1.在同事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其中必须有一种是很熟练的,这样才能把大部分注意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去,使注意合理分配。

2.注意分配的水平依赖于同事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熟练程度和习惯程度等。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

答: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2.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

3.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4.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

简述有意注意的保持规律。

答:1.明确动火的目的任务 2.激发间接兴趣 3.组织有关活动 4.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综合应用题。

试述教师应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需要自己扩展)

答:(一)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要尽量防止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的干扰。

2.新颖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力求多样。

4.培养学生的兴趣。

5.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

(二)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2.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适当。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4.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5.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三)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7章动机。

名词解释。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简答题。简答动机的功能有哪些。

答:(一)启动功能 (二)定向功能 (三)强化功能。

简述意志过程的分析。

答:(一)采取决定阶段。

1.动机冲突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2.确立目的。

3.制订计划、选择方法。

(二)执行决定阶段。

简述意志的品质有哪些。

答:(一)自觉性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盲从性和独断性。

(二)果断性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武断和优柔寡断。

(三)顽强性与顽强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动摇性和顽固性。

(四)自制性与自制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易冲动、闹情绪。

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答:(一)有自觉地行动目的 (二)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三)受意识的能动调动调节支配 (四)克服困难。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认为个体的动机需要是一种等级层次的方式进行排列的。他相信一个特定的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它就不再起到鼓励的作用了。

而更高层次的需要则被激活,可以激励个体。马斯洛将他的需要层次分为五级: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简述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5.创设各种条件,以满足学习需要。

综合应用题。

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自己扩展)

答:1.明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意义。

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3.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儿童积极思维。

心理学重点

2 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知识点 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分析 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2 2 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知识点 涉及师生交往分析 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2 ...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一 什么是心理和心理学?心理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也有心理,只是人具有更高级与复杂的心理而。已。心理学 关于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二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其他心理过...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1.有效教学 2.创造性教学 3.反思性教学 4.优秀教师成长需经历那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教师劳动的特点 7.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 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意识调节与支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