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

发布 2022-10-16 21:52:28 阅读 4535

个体心理:个人具有的或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心理过程: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的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的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化对其它变量的影响。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与内容体系。

答:学科特征:①反映高等教育专业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②为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内容体系包括5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高等教育学校学习心理、高等学校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教学评估与测量。

举例说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体现在①有助于于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②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③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什么是角色?教师的角色有哪些?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的角色有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榜样和模范公民的角色。

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教育科学研究者。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什么教学效能感?剖析自己的教学效能感,并说明它对自己从事教学活动的影响。

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一下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影响教师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效果。

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它们综合在一起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为教师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教师自身因素是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外部因素通过自身因素起作用。

教师自身的因素包括教育观和自信心两方面,教师的科学的教育观和良好的自信心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影响教师反思和进一步学习。

影响教师工作时的情绪。

研究认为,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对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而教师教学效能感能通过影响教师行为对学生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与成绩起作用。

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反思过程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验证阶段。

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答: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全活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包括: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对自己实际教学工作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对自己教学工作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教学监控在整个教学中的作用地位极其重要。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教学活动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促使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认知—结构论: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理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认知-发现理论。崇尚自学讨论。

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表现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

学习内容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学习方法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什么是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和认知结构。

答: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来具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意义学习,也就是意义接收学习。

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与学习材料有关的引导性材料。

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而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照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

简述不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

获得律与消退律。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律。

高级条件作用律。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

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操作条件理论是建立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的,其理论模式是反应-刺激。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正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

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观察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习就是观察、模仿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学习(或形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习得,即观察学习,又称直接学习,以及通过模仿榜样的示范行为进行学习,又称间接学习。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学习阶段和教学设计。

认知派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认知学习观。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链接,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即学习者主动的获取知识,并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接起来,积极的构建其知识体系。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又需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结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不是去理解学科的所有内容,而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了解的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学习迁移及智力创造力的发展。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的实质。

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的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满足能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非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主观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联系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认识。

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在西方流行。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所以,构建主义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是非客观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建构主义强调人类知识的主观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感觉吸收并建构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外部知识,而是同学习者接触的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学习者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自己建构起现实意义的活动。

2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同学习者商量决定,或者在学习中由学习者自由调整。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和纠正。教师是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和策略分析者。

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应尽量创造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社会化、真实的情景,并认为应该让学生在结构不良的领域中学习。

注重合作学习。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不同的人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和交流使对事物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办法更丰富。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发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它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答: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多元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化。

试述强化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重点

2 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知识点 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分析 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2 2 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知识点 涉及师生交往分析 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2 ...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一 什么是心理和心理学?心理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也有心理,只是人具有更高级与复杂的心理而。已。心理学 关于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二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其他心理过...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1.有效教学 2.创造性教学 3.反思性教学 4.优秀教师成长需经历那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教师劳动的特点 7.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 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意识调节与支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