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

发布 2022-10-16 21:46:28 阅读 5049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般能力又叫智力,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其核心是思维力。一般能力可以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信度指测验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一贯性稳定性它决定测验的结果是否可信。

效度指一个测验的正确度。一个测验的效度越高,即表示该测验结果代表想要测量的心理特质。

iq(智商)=ma(智力年龄)/ca(实足年龄)*100iq值为100时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能力形成发展的条件1生物因素2环境与教育3个体实践活动。

能力的培养1重视早期教育,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指某种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2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开发。智力是一种潜在的智慧能量。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3创设教学条件,积极发展能力:教育教学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第一,正确处理好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关系;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第三,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二是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病。

理解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1心理不健康和有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2健康与不健康没有绝对的界限,心理健康不是无失败**苦无冲突。: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接纳和爱惜自己;建立合理的自我期望2形成健康的情绪体验:学会控制和调节;合理宣泄;对错者进行总结和归因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断针交往动机;养成良好的交往品质;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4磨练坚强的品质:

在实践活动中磨练意志品质;改变不良的意志品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5培养灵活的社会适应力了解和正是社会现实;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正确处理自己的各种角色身份6塑造和谐的个性特征:认识和剖析自己的人格特点;丰富知识,培养情趣;树立榜样,扬长避短;勇于实践,体验成功。

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独特性、社会性。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童年的早期经验5自然物理(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因素6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个体施加影响的场所。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个人特点,就是日常的脾气禀性,气质无好坏之分。

气质的特1气质的动力性:有的人活泼好动能说会道,有的人则多愁善感胆小怕事2气质的天赋性:年龄越小,气质的表现越明显3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气质的稳定性。

气质与教育工作1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的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2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气质与职业活动在面临就业时,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职业选择倾向和适合的职业:1胆汁质的人很高的积极性,主动出击,求职和竞争意识强烈。适合竞激烈、冒险性和风险性强的职业或是社会服务型的职业(体育运动员、探险者、演说家)2多血质的人情绪丰富,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工作能力较强,容易应应付和适应新的环境场面,善于交际。

一般适合抛头露面,出风头,经常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记者、公关人员、艺术工作者)3粘液质的人自制、镇静、安静、有耐心而不急躁的品质,耐性十足,坚持不懈的韧性。适合医务,图书管理、情报翻译、营业员、教教师、思想教育等4抑郁质的人情感细腻敏锐,观察力敏锐,悟性很高,孤僻迟缓,不善言辞,给人木讷大智若愚之感。适合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心理学和其他实用科学。

助人为乐还是损人利己)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意志特征。自觉性、自治性、果断性和坚韧性是坚强意志的重要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2023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内容: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活。

动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等)和意志过程(心理、行为等)。个性包括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和个性倾向性构成(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功能1注意的信息选择功能。选取有用信息进行清洗反应2维持功能3注意的监督和调节功能。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能够清楚的觉察到客体的数量。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及任务要求,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产生原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本身状态。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任务,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保持的注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1明确目标任务2间接兴趣3组织活动的习惯4意志品质。

感觉指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应。

感觉的适应指同一刺激物持续的作用于某一感受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初下水时感到水凉,过一会就不觉凉了)。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感觉的对比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彩色对比)。对比又分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刺激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是同时性对比,刺激相互作用产生的对比是继时性对比。

后象指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

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听到一定的**会产生相应的视觉(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总之,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只有对事物的个别属**觉得越多,才能知觉得越完整、越准确。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综合。感觉和知觉是认知过程中两种最简单的心理活动形式,但却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初形式,是各种更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各种复杂的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等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记忆是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短时记忆指保持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加减2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1类别群集(在记忆时倾向于按一定的类别记忆)2联想群集(把孤立的识记材料构建一个大组块,便于记忆)3主观组织(遇到没有联系的材料,采用主观组织方法对材料进行加工)4心象化(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

信息的储存方法1复习要及时2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3正确分配复习时间4利用外部记忆手段5注意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两种基本形式:再认和回忆。

遗忘的主要规律和现象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逐渐放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遗忘规律)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对遗忘的影响(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的慢)3学习程度对遗忘的影响(实验表明,过度学习150%,效果最为经济合理)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的影响(最后呈现的词遗忘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中间部分。5识记者的态度对遗忘的影响(识记者对材料的需要、兴趣)。

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的相互干扰或抑制造成的。干扰理论的最有力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地概括的反应。特点:1间接性2概括性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种类(按解决问题的方式)1动作思维:又称操作思维,是在实际动作中进行的思维2形象思维: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的思维3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所进行的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思维,是从所给予的信息中所产生众多的信息。

思维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属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属性或个别方面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里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分类是在头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3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4系。

统与具体化:系统化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类别并归纳到系统中去,使之建立联系的过程;具体化是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运用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2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摸着石头过河)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1知觉情境的影响:知觉情境绝简单有关条件越易感知,问题就越易解决;复杂的隐匿的知觉情境,问题就不易解决2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对简单的问题有积极作用,复杂的问题有干扰阻碍作用3功能固着:

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功能,二看不到他的其他发面的功能4情绪和动机状态;倒转的u型曲线,一般的积极的情绪会是问题顺利解决,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但过度兴奋和过度消极有时会阻碍问题的解决5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6人际关系:

团体内的相互协调和帮助是问题解决的积极因素。

想象指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

想象的种类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2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作用:1预见作用(是种超前反映现实的形式,具有预见性)2补充作用(通过想象补充感知上的不足,扩大认识范围)3替代作用(可以利用想象得到满足和实现)4调节作用(调节心理的乃至病理的变化)。

创造性维的特点:1变通性:思维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2独特性: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3流畅性:反映迅速而众多。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注意:1激发学习动机2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3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型思维最主要的特点)4教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5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的是主体与事物或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微弱而持久,具有弥散性和持久性(感时花溅泪)2激情:强烈而短促,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3应激: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映(危险情况下瞬间的反映)

社会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爱国主义感)2理智感:在智力果冻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好奇心求知欲)3美感: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收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情绪情感的功能:1适应和动力功能: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2调节功能:

表现在情绪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人们行为的发生、强度和对象3信号功能:通过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来实现4组织功能:表现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5感染功能:

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智力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功用。

动机指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特定目标的内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引发行为的作用(饥择食)2指向功能:

动机激发的活动总是指向特定的对象或目标3维持和调节功能:依据活动目标或对象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

动机的产生需要和诱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他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

随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也减弱,人们的需要往往是复合型的,在复合型的需要重有主导性需要的辅助性需要,认为个体的需要要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

意志是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动机斗争1双趋冲突(接近—接近型冲突,例中学毕业生选择高考志愿,顾客选择不同的商品时出现的冲突)2双避冲突(回避—回避冲突,例一个人患牙痛,痛得难以忍受,但她又害怕**带来的痛苦,此时压痛和**带来的痛苦都是他想要的回避)3趋避冲突(接近—回避型冲突,例想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意志的基本品质1自觉性:一个人能否明确地认识到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社会意义,并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与该目的的意志品质(相反的是盲目性和独断性)2果断性: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实现决定的品质(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3坚持性:

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经历、不屈不挠的战胜各种困难达到既定目的的。

意志品质(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4自制性(与自制力:善于控制自我的意志品质(冲突性)

意志的培养与锻炼主要做法是1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2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与困难作斗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6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心理学重点

2 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知识点 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分析 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2 2 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知识点 涉及师生交往分析 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2 ...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一 什么是心理和心理学?心理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也有心理,只是人具有更高级与复杂的心理而。已。心理学 关于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二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其他心理过...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1.有效教学 2.创造性教学 3.反思性教学 4.优秀教师成长需经历那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教师劳动的特点 7.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 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意识调节与支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