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重点

发布 2022-10-16 22:11:28 阅读 7646

论述题常用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以下几类: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求知需要;

6、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前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面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虽不是个体生存必需的,但是对于个体适应社会却有重要积极意义。只有在较低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较高需要的追求。

与缺失需要相反,成长需要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

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他把智力分为以下七种:

1、言语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视觉—空间智力。

4、**智力。

5、运动智力。

6、人际智力。

7、自知智力。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同时皮亚杰也将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主要特点:客体永久性)

2、前运算阶段(主要特点:自我中心性、不可逆运算)

3、具体运算阶段(主要特点:去自我中心性、可逆、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主要特点: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等)

4、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观点。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之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同时班杜拉也将其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非重点)

建构主义者提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7、归因理论。

归因的理论的基本观点: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的所作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他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中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又将六种因素按照各自的性质,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归因的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其后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归因可以促使学生在从了解自己到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建立起明确的自我概念,促进自身成长。而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则表明他们需要教师的辅导与帮助,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

8、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观点。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主要是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9、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科学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4、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基本原则。

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法。

10、加涅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1、智慧技能: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2、认知策略:调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些。

3、言语信息: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过程的技能的学习。

4、动作技能:通过身体动作的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5、态度: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小学特点题。

1、小学生记忆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特点:1、从无意记忆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

2、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

3、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

4、小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迅速。

培养:1、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记忆的培训。

2、要充分利用无意记忆的特点。

3、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4、对小学生进行抽象记忆的培养。

5、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6、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7、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

8、掌握回忆的策略。

2、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特点: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培养:1、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2、丰富小学生的感性知识经验。

3、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

4、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运用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6、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

3、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2013)

1、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2、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向逐步分化发展。

3、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的地位。

4、小学阶段品德的另一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出现“飞跃”或“质变”。

4、小学品德发展特点及其培养(2014)

特点: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品德发展中占有显著地位。

2、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形象性。

3、小学生道德发展的过渡性。

4、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协调性。

培养:1、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2、激活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3、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4、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5、小学生智力发展特点及其培养。

特点:1、在小学时期,儿童的思维能力出现一次质的飞跃,即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种抽象思维的发展,为小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类文化知识提供了可能性。

2、小学生认知活动的目的性、有意性迅速发展起来,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认知能力发展很快,使小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有效地进行学习。

3、小学生认知活动的逻辑性不断发展,已逐步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事物及其关系。

4、小学生认知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有了迅速的提高,认知活动的创造性成分也日益增多。

培养: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6、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

2、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

3、友谊感逐渐发展。

4、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

5、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

6、情感稳定性明显增强。

7、情感自控力不断增强。

7、小学生观察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2、观察缺乏精确性。

3、观察缺乏顺序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和概括性。

8、小学生知觉发展特点。

1、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

2、知觉的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

3、知觉的策略性逐渐发展。

9、小学生注意发展特点。

1、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2、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

3、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4、小学生注意的品质逐渐提高。

比较题。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1、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2、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计,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

1、联系。1、两者的实质都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

2、两种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都是需要通过强化。

3、有关条件反射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两者都起作用。

2、区别。1、从条件反射产生的实质,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来看,经典条件反射为刺激代替反射,即反射之所以形成,是条件刺激代替了无条件刺激。

2、从个体反应的性质来看,经典条件反射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极其相似;但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两种反射截然不同。

3、从条件反射的发生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是诱发性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则属于自发性行为;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

4、适用条件不同。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的比较。

1、二者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过程。

2、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

3、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在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活动归纳结论,在把结论归纳到认知结构中。

4、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

4、奥苏贝尔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的区别和联系。

一、两者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为背景,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则以哲学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方**为基础。

2、实质不同。。

心理学重点

2 1一位新教师用半节课的时间讲完一节课的内容。你怎样帮助他改进教学?知识点 教学监控能力的问题分析 讲的太快,内容设计不好,提高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2 2 一位教师只顾讲课,不与学生接触,对不对?错在哪?知识点 涉及师生交往分析 不与学生交往的危害,改善师生关系,主动和学生交流,主动权在老师。2 ...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一 什么是心理和心理学?心理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并不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动物也有心理,只是人具有更高级与复杂的心理而。已。心理学 关于个体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二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其他心理过...

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1.有效教学 2.创造性教学 3.反思性教学 4.优秀教师成长需经历那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6.教师劳动的特点 7.如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这是一种主动的 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意识调节与支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