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整理版

发布 2022-10-16 21:10:28 阅读 6098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着重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不专门研究心理的内容的原因:)

1、心理的内容是无法穷尽的。

2、心理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因人而异的。

3、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分析与概括。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研究它的学科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1、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人一生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速度向前推进的。不同的心理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关键期”)

3、心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与衰退的辨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二、年龄阶段与心理年龄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乳儿期(0-1岁);

婴儿期(1-3岁);

幼儿期岁);

童年期岁岁);

少年期岁);

青年期岁-25岁);

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二)少年期和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少年期 (学龄中期 、初中生阶段)

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与冲动性并存,**感产生、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

2.青年初期岁至岁,高中时期)

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接近**。

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阶段及其特征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1、遗传提供了心理发展的最初前提。

(1)只有人类的遗传素质才能形**的心理。

2)只有正常的遗传素质才能形成正常的心理(基因的病变、遗传疾病会直接影响心理的发展,如“唐氏综合症”、“苯丙酮尿症”、“精神**症”等)

2、遗传奠定了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1)遗传与智力。

2)遗传与气质。

3)遗传与特殊能力。

3、生理成熟使心理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成熟”一般指不依靠后天经验、自然发展起来的身体和行为方面的变化。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个体发展的基本顺序是由神经系统的成熟决定的,过早的训练只能有一时的效果,真正的学习要在成熟之后才能出现。

“母亲印刻”实验说明学习存在“最佳时期”,即学习与成熟之间相互依存。

二)环境和教育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1、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制约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

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三)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某一因素的作用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心理上是有所不同的。

父母与子女的智商相关0.5,智商与学习相关0.5,中等相关。

四、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内容和要求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并高于学生原有心理发展水平。

原)苏联的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2、教育虽制约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教育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唯一的和无条件的,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其他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3、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4、学生心理发展虽有共同性,但在发展的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一、关于学习的定义。

一)广义的学习。

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稳定的变化。

1、学习者必须产生某种变化。

2、这种变化必须保持相对持久。

3、变化是由后天经验或练习引起的。

二)狭义的学习(人的学习)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指用言语表达的知识,分为3小类:符号记忆、事实的知识和有组织的整体知识。

2、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又分为5小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指运用有关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调节、支配认知活动并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4、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获得的、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5、态度: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的反应倾向。

一、关于动机的一般概念。

1.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

2、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产生动机的条件:一定的需要强度和外部诱因的存在。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种重要的动机理论。他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如图所示),前四种是缺失性需要,后三种是成长性需要。而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满足的追求。

对教育的启发:1、要激发学习动机,则必须了解学生需要的满足;2、人的自我发展表现为后三者,因而必须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不断激发需要。

4、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动力**可分为:

内部动机:由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外部学习动机的分类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内外因对学习的推动是否一样?

不一定。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无兴趣,则外因的作用大,但一旦诱因满足,则动力丧失。因而外因的影响范围、力度、持续时间等有限。

而内因的作用是长久的,终身的。可以通过外因激发内因并及时消去,否则会形成功利人格。

二、学习动机的一般作用

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始发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动机对有意义学习的影响,是通过加强努力, 集中注意和对学习的立即准备去影响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不是直接的。(动机对学习的作用不同于原有知识的作用)

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人格发展水平。而不是动机。

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

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在一般情况下(即学习难度中等),动机水平和学习效率间呈倒u型关系。

三、课堂中的主要学习动机分析。

1、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

2、课堂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

1)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的内驱力: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

第二节学习动机激发的内部条件。

一、学习需要(求知欲)的唤醒。

一)学习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1、学习需要产生于好奇心,好奇心源于问题情境。

2、学习需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

3、学习需要取决于学生对以往学习成败的体验。

4、学习需要还与学习目标有关。

(二)如何激发学习需要和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2.丰富材料的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图画、幻灯、录像、报告会、实验演示、野外考察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

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二、适当的焦虑水平。

一)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1、 焦虑是一种一般性的不安、担忧和紧张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败,担心不能完成任务以致随之而来的自尊的丧失。

2、焦虑对学习的影响与焦虑的水平有关。

二)防止焦虑

第一 ,应给予清晰的教学,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是明晰而具体的。

第二,作业、测验、考试的时间、内容安排要适当。

第三,考试态度方面。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考试态度,掌握若干考试策略。

三、积极的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推测过程。

威纳认为学生把自己课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归入三大维度:

1、控制源(即个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

2、稳定性(这些因素是否可变);

3、可控性(行为者能否控制这些因素)。

能力是不可控、不可变的内因。

两种典型的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模式。

一般的情绪(冷漠成功运气很少增强成功期望动机水平不高。

消极情绪(无能、压抑等) 失败缺乏能力降低成功期望动机水平降低。

两种利于提高动机水平的归因模式。

积极的情绪(如自尊、自豪等) 成功能力增强成功的期望动机水平提高。

动机性情绪状态(如内疚等) 失败缺乏努力维持较高的期望动机水平提高。

努力不不稳定、可控的内因。

第三节学习动机激发的外部条件。

个体学习动机除了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之外,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对学生学习活动而言,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学习任务、反馈与评价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

一、学习任务的性质。

(一)任务价值

1、学业任务首先必须是对学生有价值的。

教育心理学 整理版

一 案例分析。某生数学一次考试未考好,就认为自己不具有数学天赋,请分析。第一,该生属于 习得性无助 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 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 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

教育心理学 整理版

1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2程序性知识 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3成就动机 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

教育心理学整理版

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 情绪和动机 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p1,倒数第七行 2.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 联系或关系的过程。3.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