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高等心理学dayin

发布 2022-10-15 15:26:28 阅读 9644

《高等教育心理学》

1、 的心理过程分为1、认知过程;2、情绪过程、3、意志过程。

2、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罗杰斯。

3、 简答: “最近发展区”

1、 维果茨基(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

2、 学生发展水平分为“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即教育目标;

3、 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最近发展区”;

4、 教育要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制定因人而异的目标,促进实现目标。

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5、 论述: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威信效应:即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两个人宣传同样的内容,由于他们在听众中的威信不同,效果也不同。

2、 名片效应:尽量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3、 自己人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

4、 好感效应: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建立好感。

6、 填或简:教师三种水平?

1、 尝试式教学:知道教什么,不懂如何教;

2、 因循式教学:知道如何教;

3、 策略式教学:更知道“如何有效地教”。(是教师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7、 简答: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一实践;(专业化程度高;学科内容的高层次;动手能力较强)

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一结合;(自学方式;自觉性;课堂内外相结合)

8、 填:大学生学习类型。

1、 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能力学习;4、道德品质的学习。

9、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0、 效果率:在情景与反应之间建立起可以改变的联结时,若并发或伴随着满意的事物,联接力量就增强;若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事物,联结力量就减弱。

11、 简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1、 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2、 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3、 教学应遵循的四个学习原则。

4、 提倡发现学习。

5、 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12、 “奥苏伯乐”的“认知接受说”

意义学习”13、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固定点”,起固定新知识的作用。

14、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涵义。

先写意,再选择。(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15、 动机的类型: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

16、 简答: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曲线(倒 u):

中等程度动机:最有利于学习。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

任务难度中等:最佳激起水平适中。

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17、 个人成就动机可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8、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19、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学习?

答: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0、 学习的过程一般应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五个基本环节。

21、 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

答: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2、 感知规律有哪些?

答:一、强度律:被感知的事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如声音适中、字迹大小适中等。

二、差异律:对象与背景之间差别的知觉规律,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各方面有差别。

三、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易被感知,采用活动教具、活动模型及现代化的视听传媒。

四、组合律:感知对象时空上接近,形态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觉为一组对象。板书应力求布局合理,位置顺序排列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五、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

23、 变式的含义?

答: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 组块的含义?

答: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较大单元的信息加工过程。

25、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

26、 艾宾浩斯的理论解释知识遗忘的原因:“干扰说”?

答: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27、 过度学习的概念?

答: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完全掌握程度基础上的附加学习。

28、 学生解题的过程包含哪四个环节?

答:1、审题;2、题目归类;3、重现有关知识;4、找出问题的答案。

29、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其中之一是动觉控制的加强,动觉控制与熟练动作技能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动作技能形成之后,学生借助于动作程序来控制动作的进行。

这时,视觉、听觉等外部感觉系统反馈的作用降低了,但动觉控制的作用不断加强了。在动作熟练阶段,动觉反馈是动作程序的控制器,它保证着动作技能的稳定发展和完善。

30、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3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

32、 理解不仅在有意义材料的识记中有效,在识记某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的赋予其意义并加以联想和想象,即使用一定的“记忆术”。

33、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有:一、形式训练说;二、相同要素说。

34、 简述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谈谈教学措施及其内容?

答:一、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为促进学习和迁移,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基本标准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三、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呈现教材内容时,应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同时,应遵循“整合协调”的原则。

四、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使学生确立训练能力的学习目标,促进学习的迁移。

35、 创造性的心理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36、 简答: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答:创造性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 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

2、 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 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

4、 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7、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答:一、问题表征;二、情绪状态;三、动机强度;四、定势作用;五、功能固着;六、迁移影响。

38、 在承认品德具有完整结构的前提下,不同的研究者对品德结构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四分法”认为品德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构成。

39、 关于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和柯乐伯格都是从道德认知的角度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道德发展,皮亚杰采用“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研究。

40、 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答: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社会学习经历四个阶段(1、注意;2、保持;3、再现;4、动机);

意义:1、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教师为学生选择的榜样必要是可信可亲可敬的。

3、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4、净化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

41、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

答:过程:一)、态度定势的形成。

二)、道德观念的确立。

三)、道德情感的培养。

四)、道德信念的形成。

五)、道德意志的锻炼。

六)、道德行为的养成。

42、 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它进行分析。从结构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自我体验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反映了个体自己所持的态度。自我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自豪感、责任感、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层次。

43、 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在他人心目中自己的形象。

44、 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举例、判断)

答:1、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声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2、社会懈怠作用: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下降;二是指主体由于他人在场而产生的心理懈怠。

45、 “去个性化”的含义?

答: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46、 “从众”的含义?

答: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47、 “集体**”的含义?

答:集体**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48、 “集体规范”的含义?

答:集体规范是指集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与准则。

49、 “集体凝聚力”的含义?

答:集体凝聚力是指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

50、 人际吸引的因素?

答: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喜欢、悦纳的现象。人际吸引受到相似性、互补性和仪表与人格等因素的制约。

有如下四种:

1、 相似吸引:如经历、兴趣、家庭背景等相似相互之间的人际吸引。

2、 互补吸引:双方的需要满足正好成为互补,能产生相当大的吸引力。

3、 仪表吸引:个人的容貌、穿着、风度等因素产生的吸引。

4、 人格吸引:人格吸引的产生主要是人格魅力,这是人际吸引最本质的因素。

51、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

1、 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 针对学生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的心理教育。

52、 202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202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二十一世纪要类的健康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的完美整合。

5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一类:知、情、行: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二类:自我独立: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类:人际适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四类:和谐人格: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

54、 简答: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答:一类:成材理想(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理想性生现实性的矛盾);

高等心理学心理学试题

名词解释 1 高等教育心理学2 教师角色3 教学风格4 自我效能感5 教学效能感6 动机与学习动机7 学习迁移8 问题解决9 自我意识10 心理健康教育11 教师期望效应12 教学监控能力13 教师胜任力14 教学反思15 学习16 创造力17 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18 人际交往。简述题 1 简述高等...

高等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桑代克是 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人性是教育心理的起点和归宿,一切教育学问题都是人性问题,孔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 性善论 四端 侧隐,是非,辞让,羞恶之心 荀子 性恶论 学习过程 立志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时习 笃行。西方 亚里士多...

高等心理学重点

1 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既包括高校学生的心理,也包括高校教师的心理,还包括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2 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认知 情感和意志的过程。3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 描述高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