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心理学考试重点

发布 2022-10-17 00:06:28 阅读 9389

1.教师篇(20%)

第一讲:教师职业心理的发展。

第二讲教师的素养与人格。

第三讲: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调适。

考点:1.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在教师职业岗位上渡过的、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连续工作经历。

2.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的职业素质、能力、成就、职位、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

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

1)恒定平稳的职业生涯。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之间没有那么明显的科层等第的差异或职位高低的不同。

2)独立寂寞的教学科研。有学者研究表明,教师常见的心理疾病——压力综合征产生的关键之一就是孤独感。

3)年龄差距日渐拉大。教师职业生涯也是个需要不断进行心理调适的过程。

4)教学成效的难以衡量。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内职业生涯发展是其整个生涯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4.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根据富勒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阶段焦点不同的划分,将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生存关注阶段。

2、任务关注阶段。

3、发展关注阶段。

5.发展关注阶段教师有以下三方面表现:

第一,回归性与超越性并存;

第二,批判性与重构性共生;

第三,理论性与实践性同构。

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和非专家型教师的区分点是:

第一,专家型教师风格具有多样性;

第二,专家型教师具有独特性。

具有丰富的高度组织化了的知识的教师和能明智解决课堂问题的教师可视为教学专家。

7.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专长表现在:(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1、拥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知识、条件性知识。)

2、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

8.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1、专家型教师能对教学情境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具有很强的教学监控能力;

2、专家型教师的教学具有灵活性并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

3、专家型教师具有较强的反省意识和出色的科研能力。

9.格拉舍和伯利纳归纳了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特征有九点:

1)其教学专长是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获得的,获得的专长是不断发展的;

2)与其他职业专长的发展一样,其教学专长的发展也是非线性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学专长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

3)与新手比较,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更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

4、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对问题的表征认识上有本质的区别,专家对问题的表征认识更深入,更接近本质;

5、专家型教师对熟悉的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比新手要快,具有直觉性的特点;

6、专家型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他们是机遇的策划者,能够迅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新手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具有刻板性;

7、专家型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个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因材施教;

8、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活动方面的认知技术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因此,他们在处理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时,能够将更多的认识资源分配到其他的重要任务上;

9、在教学活动中,专家型教师逐渐形成了完善的自我监控和调节机制,因此,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灵活、合理、有效的处理。

10.专家型教师成长的规律: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需要的条件是:(新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途径)

1、系统学习理论;

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教学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知识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新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包括:

所任学科的知识;

教师职业的有关知识;

教师基础理论知识;

教育实践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操作性实践与指导知识;

教育科研知识。

舒尔曼指出,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中,有四类知识是关键:

第一类是实践知识。来自日常教学经验;

第二类是案例知识。来自阅读大量的成功教师和一般教师的经验总结;

第三类是理论知识。通过阅读重要的理论思想、概念体系、教学模式等书籍;

第四类是经验(实证)知识。通过阅读具体实践课题和如何教学的实验研究报告获得。

2、进行教学观摩;

对新手型教师来说,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和分析,尤其是对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进行观摩和分析。

课堂教学观摩课堂可以是组织化的,也可以是非组织化的。

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也可以是**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

非组织化观摩是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观摩。要求观摩者具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和分析,新手型教师可以学习专家型教师驾驭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能力。

3、从事科学研究;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学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4、自觉教学反思。具体的方法包括:写反思日记、列问题单、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交流反思策略。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具体的方法包括:写反思日记、列问题单、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交流反思策略。

11.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的主观判断与期望。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成就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和感受。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

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认识和判断。

辛涛等人的研究表明:

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的因素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社会环境、尊师重教的风气、工作发展条件等影响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

学校环境、工作条件、发展机会、职业价值观和自我意识将对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和自信心。

俞国良等研究表明:

随着教师教学实践的增多,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有降低的现象;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增强,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职业倦怠与预防:

职业倦怠是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其核心成分是:

1)情绪衰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2)非人性化。指个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3)低个人成就感。指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低。

教师的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时期压力体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有:超量工作;同事关系紧张;班级规模过大;学生行为不良;晋升困难;较少参加决策过程等。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体现在内在因素。表现在:

1)外在社会期望与内在自我的迷思;

2)过高的内控制点导致“工作狂”的状态;

3)a型性格带来的不良应对。

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1)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不合理信念。

2)做好自我管理。包括生活方式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

第2讲教师的素养和人格。

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

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全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社会期待教师成为:

1)教师角色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2)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发动者和促进者;

3)教师角色是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4)教师角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者;

5)教师角色是教育科学研究者。

成为“专家型”教师是未来教师发展的目标。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社会的职业角色期待反映了社会对某一职业人员的行为要求,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应该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产生职业的角色意识,形成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信念阶段。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

1)全面认识教师角色。

2)树立教师榜样。

高等心理学重点

1 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既包括高校学生的心理,也包括高校教师的心理,还包括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2 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大学生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包括认知 情感和意志的过程。3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 描述高校教...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教育心理学。一 名词解释。1 高等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 应用与理论之间的学科。2 教学反思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 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2章 1 行为 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映动作和活动构成。了解 第3章 2 群体心理 由于社会群体的客观存在,变产生了群体心理,是在共同的生活条件下和环境中产生的,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了解 第4章 3 无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