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 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如下: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注意、记忆、学习。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恶、惧、激情、道德感。
意志过程(意):双趋、双避、趋避、双重趋避。
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人生观、世界观。
自我(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心理过程,情感与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认识过程是接受、加工、贮存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
(一)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认识过程的有机组成成分,都是反映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还包含有经验、思维和言语活动等心理成份。
3.表象:当某种事物再次作用时,人脑中重现过去留下的来的形象。
4.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是在客观现实刺激下,在头脑中对旧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
(二)情感(绪)过程。
1.定义: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产生的某种态度的主观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是个体对事物较初级的、显露于表的、主要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情感则是较高级的、深层次的、为人类所特有的,主要与个体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受情感的制约,也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3.情绪状态:指情绪的表达方式。
(1)心境是一种带有渲染作用的、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暴发的、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个体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刺激所致。如勃然大怒、欣喜万分等。
(3)应激是在突然的、危急的情况下产生的情绪反应。
(三)意志过程。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能认识事物并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而且还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这就叫意志过程。
由于意志是与行动联系在一起,所以常把意志称为意志行动。
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方面,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和意志对人的认识也有重要影响。
个性心理。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三部分。
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一个人稳定的典型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个性倾向性制约和调节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个性的潜在力量,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也有将自我意识作为个性的一个层次进行描述:是个人对自己本身的一种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构成。
初生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心理过程是心理现象的动态表现形式;个性是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可谓是静态表现形式。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有机有组**的完整的心理面貌,实现着心理活动。
二、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描述、解释、**、控制。
3、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额叶语言觉 ,颞叶听觉 ,顶叶运动觉 ,枕叶视觉 。
四、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来看,观察有两种主要形式;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三)测验法。
测验法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兴趣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
(四)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采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
心理学产生 2 大源头:①来自古代哲学,②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2024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派别。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的开始。
创始人:冯特。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三种元素可以构成所有的心理现象。
研究方法注重内省法。 (对象:直接经验即意识;元素:
感觉、意象、激情;方法:内省)
二)机能心理学。
创始人詹姆士(willian james,1862-1910)。
代表人杜威安吉尔卡尔。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士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意识流”、适应环境的功能、实用性)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beh**iorism)的诞生。(正常行为、实验;s—r)
观点:从研究对象来看,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从研究方法来看,主张用实验方法。因为,意识看不见摸不着,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四)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和代表:韦特海默(1880-1943),柯勒(1887-1967)和科夫卡(1886-1941)。
gestalt:“整体”,“完形”(整体意识)
观点:反对元素主义,强调意识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研究的主要领域在知觉、学习和思维。
五)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精神分析既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又是一种心理**技术 。(异常行为、无意识;释梦、自由联想精神宣泄 )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正常的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2024年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着。(2)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3))马斯洛认为,需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当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
第三节巴甫洛大学说简介。
巴甫洛夫通过对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神经系统高级部位机能活动规律,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经常使用的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的概念介绍如下:
1、兴奋和抑制。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活动由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兴奋和抑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还可相互转化。
二、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它由感受器、传人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三、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例如吃食物流口水,光照使瞳孔收缩等。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五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例如,巴甫洛夫在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都给它一个灯光,经过灯光和食物的几次结合之后,灯光一亮,狗就要流口水。这时,灯光成了食物的信号,也就是说这时狗已经形成了对灯光的条件反射。除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之外,桑代克和斯金纳也对条件反射进行了研究。
斯金纳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到箱子里,箱子里有个杠杆,按压这个杠杆就会出现一粒食物。开始,白鼠偶尔跳到杠杆上,压出了一粒食物,它吃了。这样进行多次之后,只要把白鼠放到箱子里,它就会去按压杠杆,以便获得食物,这时白鼠也形成了条件反射。
这种条件反射是对动物所进行的某种活动或操作的奖励,所以叫做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为了区别,我们把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两种条件反射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四、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 填空 20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p87 从形式上分析,道德情感有三种,分别是什么?p202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哪些特征?p17强化分为哪两种?p53 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包括哪些?p117 根据知识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哪几种?p98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主要包括哪些?p...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育学重点归纳复习资料 第四章 第四章教育目的。评价目标 1 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作用 2 了解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 3 了解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演化的过程,理解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4 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 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和狭义的教育目的。...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1 教育心理学的萌芽 诞生 主要贡献者 了解 萌芽 1531年,西方学者琼 魏维斯的著作中首次出现 教育心理学 一词。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了 普通教育学 一书,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工作中系统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1876年发表 教育人类学 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伊曼倡导 实验教育 动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