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练习2鲁教版

发布 2022-07-31 14:56:28 阅读 3191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液态氧的颜色是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答案:无没有略大不易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与许多物质起反应。氧气具有是常用的氧气能支持燃烧,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氧气的基本化学性质:可以支持燃烧。答案:

比较活泼氧化性氧化剂复燃。

3.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是物质跟发生的反应,不仅仅是跟氧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是氧气或含氧化合物。答案:另一种物质氧。

4.(1)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要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办法制取氧气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铝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放出大量的热。玻璃容器容易炸裂,必须垫上一层水和细沙;考查氧气的制备和蜡烛燃烧等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答案:(1)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

四氧化三铁(2)①铁+氧气。

点燃。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高锰酸钾。

水+二氧化碳③石蜡。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点燃。a.酒精挥发b.

氧气液化c.矿石粉碎d.钢铁生锈思路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变化过程和本质。酒精挥发,由液体变成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氧气液化,由气体变成液体,属于状态变化;矿石粉碎,属于物质形状变化;钢铁生锈,则由铁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答案:

d2.一种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浓厚白烟。这种暗红色固体的名称是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示式。

思路解析:暗红色物质可以燃烧,产生白烟,这是红磷的特征。本题考查红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五氧化二磷答案:红磷红磷+氧气。

3.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c.

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d.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氧气物理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答案:b

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点燃。思路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必须铺上细沙或水,否则会炸裂集气瓶答案:b

5.关于氧气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来炼钢b.氧气可用来灭火c.氧气可用于登山或飞行d.氧气可提供动植物呼吸。

思路解析:炼钢中利用氧气除去钢铁中的碳;氧气可以助燃而不能用于灭火;登山或飞行时由于高空缺氧而需要提供氧气;氧气可以供动植物呼吸进行新陈代谢。答案:b

6.下列可以说明自然界水中含有氧气的是()

a.河水清澈b.黄河水浑浊c.有鱼虾d.河边空气好。

思路解析:鱼虾能够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答案:c快乐时光。

子在川上曰。

有一个老师要学生翻译论语中的一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结果一天才学生发挥出他累积十几年至高无上的国文水准说道:“子在床上曰:睡得很舒服,不写作业!”老师一听,叹为观止,摸摸学生的头说:

汝百年之才也!吾悻而教之。”(你真是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蠢材,我越教你越不爽。)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空气b.氧气c.氮气d.二氧化碳。

思路解析:氧气能够助燃,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答案:b

2.(经典回放)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思路解析: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

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

的性质保持不变;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答案:空气主要由o2和n2组成1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2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的名句。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关于这一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b.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c.蜡烛的燃烧是物理变化d.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思路解析: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蜡烛的熔化则是蜡烛受热超过了它的熔点所导致的;蜡烛的熔化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答案:c

4.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a.①③b.③②c.②①d.①②

思路解析:在氧气的制备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然后进行仪器的拆卸和清洗。答案:c

5.以下哪个过程能正确地表示工业中大规模生产氧气的过程()

氧气a.二氧化碳。

液态空气氧气b.空气。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高锰酸钾。

kmno4)(k2mno4)(mno2)(o2)

加热。液化。

分离。绿色植物。

水+氧气d.过氧化氢。

h2o2)(h2o)(o2)

思路解析:工业制备氧气常用空气液化法。b和c只适合实验室制备氧气;二氧化碳转化成氧气是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过程,但不适合氧气的工业生产。答案:b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现象或变化与氧气无直接关系的是()a.春季潮湿环境中金属锈蚀b.夏季食物腐败。

二氧化锰。c.秋季山林着火d.冬季河水结冰。

思路解析:金属生锈是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而生锈;食物腐败是食物中的有机物(细菌)有氧呼吸的结果;秋季山林着火则是山林中干燥的树木与氧气反应;河水冬季结冰则是水的物理变化,与氧气无关。答案:

d7.下图所示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试完成下列问题:

1)a图中,夹持木炭的工具是燃烧停止后,取出余炭,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生的现象是。

2)b图中,取一小块木炭放在火焰的部分迅速烧红;c图中盛放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思路解析:做燃烧实验,夹持的工具一般选择坩埚钳。整个过程集气瓶用玻璃片覆盖,防止氧气逸出。

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答案:(1)坩埚钳石灰水变浑浊(2)外焰防止大量的氧气跑掉。

8.(2010天津中考,25)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完成问题:

1)写出上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时,选用a、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选用b、e装置可制取并收集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选用的理由是。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集气瓶受热炸裂,集气瓶里需预先思路解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试剂状态和反应条件来进行。若固体与固体反应需加热,常选择a装置;若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常选择b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可。

根据气体的水溶性与密度来进行。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选c,反之选d;若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则选e。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氧气氢气bc反应是在常温下固体与液体间进行的,故反应装置选b;co2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选c(3)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

九年级化学上册 2 1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1 新版 沪教版

2.1性质活泼的氧气。主备人课题。用案人。授课时间。年月日。第课时。课型新授课。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 严谨的优良品质。重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作业8性质活泼的氧气

空气组成 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氧气 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可助燃。氧气瓶为蓝色。镁带燃烧 书23页 4 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磷燃烧 书13页2 现象 放出大量的热,冒白烟。碳燃烧 书31页1。现象 放...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银白色固体 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 铁 fe 氧气 o2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3o4 注意事项 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在空气中加热情况 持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