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

发布 2020-02-22 22:21:28 阅读 8718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fe) +氧气(o2)点燃——→四氧化三铁(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在空气中加热情况: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3)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比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珠,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文字表达式:石蜡+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 水(h2o)

空气中燃烧情况: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热,稍有黑烟。

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氧气(o2)点燃——→氧化镁(mgo)

5)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加热后,铜丝红热,冷却后,在铜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文字表达式:铜(cu) +氧气(o2)加热——→氧化铜(cuo)

6)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暗红色固体)

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氧气(o2)点燃——→五氧化二磷(p2o5)

空气中燃烧情况: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7)其他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某些物质在一些条件下,与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成为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新陈代谢,金属的锈蚀,食物的腐烂等等。

结论: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称为氧化反应。氧气便是常见的氧化剂;

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成正比;

3)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会发光,有的会冒烟。一般来说,气体燃烧会有火焰产生,固体直接燃烧,产生光或者火星。生成物有固体,一般都会产生烟,即固体小颗粒;

4)物质与氧气反应不一定是燃烧现象,如缓慢氧化。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

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

介绍:1)一般情况下,我们呼吸使用空气就可以了。正常的人呼吸用纯氧气对人体有害,吸入纯氧气会损害肺的上皮层。

吸入100%的扬弃,只需几天就会发生肺氧气中毒。一般医院中的氧气只是大于40%;

2)用氦气代替氮气与氧气混合,可得到“人造空气”。人造空气用于代替空气供深海潜水员呼吸。因为用空气供潜水员呼吸时,在压强较大的深海里,会有较多的氮气溶解在潜水员的血液里,当潜水员从深海上升,血液里的氮气将成为气泡释放出来,大量气泡会阻塞微血管,引起病变。

三、氧气的获得。

1.自然界氧气的获得:主要是**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葡萄糖 + 氧气。

2.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1) 具体过程。

2)注意: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3.实验室制法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kmno4—(加热)k2mno4+ mno2+o2

b.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c. 实验步骤:

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 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 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 仪器的拆卸: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2)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 —水(h2o) +氧气(o2)

b.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补充练习测试题。

1)从液态空气分离氮气和氧气,为什么得到的是气态氮和液态氧?

2)用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时,发生三种变化: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焊接处金属与金属焊条熔化、冷却后凝固在一起;切割处的金属在高温下被氧气氧化除去。这三种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3)从液态空气、高锰酸钾、双氧水三种物质制氧气时,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4)空气中有氧气,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木条是否会复燃?为什么?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题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3 学习 气体性质的方法。4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 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教学难点 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实验用品。教学过程。目标 1 最适...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

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鲁教版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3 学习 气体性质的方法。4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 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教学难点 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教学过程。目标 1 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明确实验室...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题 第三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教学目标。1 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2 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3 学习 气体性质的方法。4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 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制法。教学难点 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实验用品。教学过程。目标 1 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