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3、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4、教育的目的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与人类的发展)。
5、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6、学校教育是社会成员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基本环节,其最突出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
7、“终身化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
8、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的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成为教学与考试的依据。
9、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10、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11、制度化的教育指向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12、(家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主要负责情感与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传授。
13、(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各方面对教育施加影响。
14、(原始社会教育)是起始阶段教育,是处于较低级阶段的教育,显得非常简单和原始。
15、(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16、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7、(学校教育)虽然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工具、首要工具、最审慎的工具。
18、(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9、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20、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1、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当时称为(校、痒、序)。
22、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公元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23、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天文)、(**)、(算术)为自由七艺。
2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26、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2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29、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0、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1、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3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3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样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认》。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宣扬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爱弥尔》。
34、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35、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36、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37、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的(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38、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普及)化。
39、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0、中国近代正式颁布实施的第一学制是(壬寅学制)。
第二章。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2、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3、(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4、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5、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7、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8、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9、(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1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2、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等。
1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1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15、(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16、(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
18、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9、(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0、(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和互补性四个特征。
22、(信息技术)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2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25、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6、(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27、(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2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29、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科学的体制化”)。
3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4、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3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第三章。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内**)、(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个体身心发展遵循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一般规律。
6、内**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7、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训练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0、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教育学考研教育学原理复习
一 教育学概述。一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 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复习资料。一 教育的概念 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本质属性 是传承文化 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在 孟子。尽心上 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继承性。教育起源 生物 最早 心理...
教育学复习
教育学。二 名词解释 4 4 1 教育制度p47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2 学校教育制度p50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 主要指学校 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 任务 入学条件 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