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叶圣陶先生说:
“教是为了不教。”在作文教学方面也可以这样说,教师的批改和评讲,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互改与互评,正是为了达到使学生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能修改自己的文章这个目的。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谈谈笔者关于作文教学评改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教师学生作文评改。
1.传统作文评改的弊端。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起来,背着学生在办公室或寝室批改,这样做有违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师精批细改,耗尽心血,但学生并不明白教师是怎样批改的,为什么要做这样那样的修改。待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后,个别学生看看老师写的评语、所得的分数,改正一下写错的字词。多数学生只看分数和总评,而后就放进抽屉,万事大吉。
笔者曾做过一些统计,一次作文,全班54人,共画出错别字240个,到下次收回作文时,只有10个学生改了58个错别字。至于作文中的病句,教师画了红线,打了问号,但学生并不修改。课后找同学谈话,有的说:
“不知该怎样修改。”有人说:“顾不上修改。
”有的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修改。”多数同学默不作声。
学生“不知怎样修改”,这说明应该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知识和方法;学生“顾不上修改”,这说明应该给学生留有修改文章的时间;学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修改”,这说明应将背靠背的批改改为面对面的批改,给对方指明原因。事实说明,教师背着学生批改作文是费力不讨好的无效劳动,达不到预期目的。要解决作文批改的效率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只有做好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工作,如此才能解决上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是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原理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
2.作文评改的实践探索。
2.1 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自觉性和能力。
2.1.1 用古今中外名人、作家修改文章的事例感化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提高其修改文章的自觉性。
例如,**作家托尔斯泰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是同他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分不开的,他对《战争与和平》修改过7次,对《安娜·卡列尼娜》改过12次,对《复活》的开头修改过20多次。通过启发诱导,学生从思想上明确了修改文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同时也重视了对文章的修改,改变了过去一经脱稿就再不过目的陋习,把修改文章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关于作文评改的思考
通过多年的语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作文评改也是重要一环,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现谈点粗浅认识,请同行 专家审阅。一。有效发挥反馈功能,引爆学生作文激情信息反馈同作文评改的关系相当密切。可以说,作文的评改就是为了给学生的作文结果 优缺点 分数等 的信息反馈,以便引导学生提高作文...
谈谈作文教学的评改
作者 孙敏。文教资料 2011年第30期。摘要 作文教学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加工 提炼 融化的条件和平台,提供一个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最适宜的环境,这个平台就是学生潜心创作的时候,这个环境则是学生的作文本身。自主评改 的作文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用所学得的写作知识分析评价自己的作文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学...
关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 张中兰。新校园 下 2015年第05期。笔者由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展开对作文教学的看法,了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步骤。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由兴趣产生写作的动力 其次,加深写作素材的积累,为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再次,加强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从平常的写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最后,多接触优秀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