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有效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布 2021-03-09 23:09:28 阅读 8474

人文学的任务应该是唤醒和守护人的尊严,关注并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维护人的权利,表达人的心声。作为人文学的教育学必须深切地关注人的现实,关注人的命运与未来,关注儿童的心灵世界,关注教育者的欢乐与痛苦①。在这一教育思潮的背景之下,小学作文教学必然要以“以人为本”的宗旨来实现有效教育的全过程。

必须以儿童生活世界为背景,使儿童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导入其中,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改变自己,在实际问题中获得全面进步,最终形成适应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素质,使儿童了解生活、热爱生活、适应生活,形成创造新生活的能力,迎接未来,驾驭未来、创造未来。

一、当今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无效状况。

多年来,小学作文教学在研究文章作法,教给学生写作知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对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主体活动研究不够,对儿童已有的认识向文章的转化过程缺乏**,对儿童的主导生活及情感特征没有系统的把握,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脱离儿童情感实际,远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评讲脱节等诸多现实问题。

1、现今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人文价值削弱,人文底蕴流失的现象。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十分看重学生完成作文的速度及其作文的结构和技巧,至于作文的内容是否真实则全然不顾。致使小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情感屡见不鲜。

记得,我小学时期的作文亦是如此,老师要求我们作文符合“大一统”的标准,于是没有了新材料,新内容,便只好拿老掉牙的材料来胡编瞎造、改头换面。雷锋、赖宁、送伞、拾钱包、扶盲人过马路、借同学橡皮等都是我们写作的救星。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依然如故,学生为了取得好分数,任意拔高立意,泛泛而谈,失却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的只是千人一面的虚伪的灵魂。

2、教师认为提高作文能力,要靠多练,而多练就是多写,忽视了多练也包括多改。于是让学生大量地练习写文章,尤其到了毕业班,不少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五篇日记、两篇大作文。与此同时,教师由于腾不出时间与精力加以批、评,只好简单浏览一下,打个分数;或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为批改;或是干脆置之不理。

习作中的问题,因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便不断重现于习作之中,习作水平与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训练效果事倍功半。而且,沉重的练习任务,使许多学生“谈文色变”。

3、教师片面注重作文前的指令性建议,而对作文后的讲评不够重视,常常批改完作文,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语,就把本子发给学生完事,并不进行有充分准备的讲评。即使上讲评课,教师也不放心学生的能力,怕学生讲外行话,评得不准确,浪费时间,教师干脆包办到底,“我评你听,我教你学”。教师用心良苦,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缺乏参与评改的主动性、积极性。

而且,由于教师只是抓住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来讲评,学生很难结合自己习作中的个别问题进行分析、修改。

4、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学生感悟能力欠缺。“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只是注重课本课程资源的生硬灌输,没有给学生创造更多感悟自然天象、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

特别是,当遇到诸如“

雾天”、“雪天”、“雨天”等突发的自然天象时,我们没有胆量打破常规的课堂教学,致使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白白浪费。如此以来,学生心中缺乏直接鲜活的作文素材,联想、想象的翅膀也失去放飞的凭借,导致他们习作时只得胡编乱造,失去了作文真实性根基。

二、、小学有效作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着力点之一。现代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致有三种:体验学习、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这三种方式各有所用,应该相互补充,应该融会于学习过程之中。但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繁琐讲解、机械模仿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必要的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彰显活动,强化体验,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

1、在观察中捕捉习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的能源,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③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

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他们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

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

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

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2、在生活中充盈知识仓库。

叶老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④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

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而是可以在图书馆查资料或调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

美国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这样,学生就会在作文中寻找到乐趣,不会像中国孩子那样“为了作文而作文”了。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是课堂交稿,逼得有些孩子胡编乱造,而且大多是千篇一律,心目中的父亲毫无个性可言。

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已的父亲,从而写出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美国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鼓励学生多走出课堂,多角度地看待身边的一切事物,学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生学会写作文,热爱写作文,这样的写作会比仅仅在课堂里完成一篇作文有意义得多。

3、在对话中激活生活体验。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

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教师不要用**的眼光来看待,而应励。

他们对话交流。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可以将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体验被别人的体验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都获得了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 例如,开展心理疏导作文课对于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我生气了,怎么办?》,我有烦心事,怎么办?》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例举一些身边遇上的不顺心的实例,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会烦心,以及生气时的表现,烦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

通过向全班同学的倾诉,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出来。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

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4、在活动中激起创作热情。

传统作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注定评价作文看中的是知识和技巧,而忽视作文本身蕴涵的学生自己的思想。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关注人生,体现“人文性”。为此,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即作文同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心灵出发,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自己的思想,写出自己的“心声”。

为使学生有话可说,就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关注人生。同时,还应为他们疏通渠道,引导他们到互联网、到书刊、到社会实践中、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知时代的脉搏、去体会生命的运动。适应新课标而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便是学生触摸社会、感知自然的好途径。

自去年下半年起,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在活动中,学生更加直观地对身边的世界进行观察、体验,对社会进行更深刻的感知。因此,他们常有独特的见解或深刻的感受产生。此时,我便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用最真实的语言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

没有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凝练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们大胆地想象,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文章显得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5、在随作中锤炼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让他们有事便写,有情便抒,文章长短不拘,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是作文教学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如随作,即是针对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实际,及时地引导学生用心回味体察,使他们明辨是非,及时动笔成文。再如让学生利用日记、周记等方式记下自己生活中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感,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好途径。比如,让学生记录我的故事、家庭生活交响曲、我们班的故事、大自然素描、社会生活万花筒等等。

日记的数量及篇幅,不要强求一律,重在鼓励自觉,重在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日记的交送不必强求统一时间,学生可以随时送给老师批阅,教师也应及时给与评价鼓励。教师要在为学生保密的前提下,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日记的批阅要以谈心式的批语为主,尽量少在日记本上改错,删节,保持日记整洁,使学生感到老师对己的尊重,每一次批阅都是在和自己做推心置腹的交流。

对于不良倾向应耐心引导,循循善诱,不能公开,需要给其他学生作榜样的,也要事先给其打招呼,征得其同意。

6、在评价中提升习作水平。

评改不是作文的最后步骤,而是写好作文的新起点。上好讲评课一定要贯彻。

功在课前,利在课堂”的教学原则。教师在通览学生的习作时要做到:1、收集习作中的反馈信息,把学生习作中的主要优缺点记录下来,并整理归类,如错别字归类,病句归类,优美生动的句子归类,开头结尾好的归类,选材好的归类……2、确定讲评重点,力求一堂课有一个主题。

做到“批”为学生习作做出评价,提出修改思路,“改”为学生自改做出示范。3、师生共同评价使用投影仪、多**平台,大家共同修改作文。我们每个教室都有一套投影仪器,每次写作文都充分利用它。

同学们把作文写在投影片上,老师在巡堂时就注意发现话写不具体的典型作文,然后用一段时间全班对投影出来的文章共同评说,找出写得最不具体的地方,各个同学都可发表自己的修改方法,说出来一点也行。如有个同学写学校的生物园时,只概括为“我们学校的生物园非常漂亮”。大家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至于修改它,方法才多呢!

有的从生物园里的各种植物品种来说:有的从生物园里的植物色彩来说;有的从生物园一年四季的变化来说,说明它的漂亮……大家把一句概括的话具体化成一段话,具体就落到了实处。 “有效作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话空话。

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矫饰;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生活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要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让作文教学变得更有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步骤 有计划 有目的地引导和训练学生,让学生轻松作文,乐于作文。本文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能让作文教学变得更有效 首先,加强阅读打基础 其次,锻炼说话谋发展 再次,树立榜样显成效。同时,还要重视课文与写作的结合...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 杨志强。华人时刊 校长 2016年第06期。作文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衡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一种思维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变得有效,我想,这离不开教师的细心教学和精心指导。激发写作兴趣。多年来,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成了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也是作文教...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作者 张亚珍。考试与评价 2018年第05期。摘要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师应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应用水平。学生作文水平是评定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作文水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写作能力提升教学,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教学质...